第114章 另覓喜歡,情投意又和!(第1/2頁)
章節報錯
再傾國傾城貌美如花的女子,如果一直不解風情,始終拒絕追求者的熱情追求,追求者終究會移情別戀,另覓喜歡,何況這個人是南陳皇帝陳叔寶呢? 等到陳叔寶再次在宮中召集詩友宴會的時候,香蕊夫人就寧死不從了。陳叔寶也就沒有再過分強求,省得她鬧將起來,敗了大家的雅興。 陳叔寶的詩友們,自然知道當今皇帝的嗜好,於是便緊著張羅,四處尋覓美貌女子。終於,還是沈葆老辣,尋覓到了一位奇女子,獻給了皇上。 這位奇女子就是後來陳後主特別恩寵的貴妃,揚州女子張麗華。 張麗華出身貧苦,父兄是這位孔範大將軍軍營裡面計程車卒,後來張麗華的父親年老體弱,光榮退伍,那時可沒有安置費用和就業補貼,所以生活十分拮据,是指到了張父要靠編制草蓆販賣度日的窘況。 沈葆的女兒沈婺華,是當今皇后,由於是先帝陳頊見其賢惠賜婚,但是姿色平平,不入陳叔寶的法眼,陳叔寶登基之後,沈婺華更是備受冷落,沈葆不甘心自己仕途不順,於是投陳後主所好,為陳後主尋找美貌女子。 終於,在揚州一家青樓會館裡,見到了只有十來歲的張麗華,那時的張麗華,就已經是出落的眉清目秀,容貌姣好,甚是招人憐愛,而且小小年紀,能歌善舞,聰明伶俐。沈葆一眼見到就過目不忘,花重金將其買下,帶回建康,還將其父兄都做了妥善安置。 沈葆將張麗華送入宮中,交給自己的女兒沈婺華,讓其好好培養她,琴棋書畫,歌舞詩詞,讓其無一不精,有朝一日,將其獻給太子,那自己一定可以重新飛黃騰達,東山再起。 果不其然,當時還是太子的陳叔寶,在沈婺華那裡第一次有幸見到了少女時的張麗華,就印象深刻,過目不忘,少女盈盈之姿,嬌俏動人之態,無不讓陳叔寶心動,對沈婺華說道,“此國色也。卿何藏此佳麗,而不令我見?”便欲向沈婺華討要這個小美人。 沈婺華說道,“此時讓你見著,已是為時過早啦。” 陳叔寶忙問為何? 沈婺華說道,“此女子尚且年幼,嬌嫩待放的花蕊,不足以承受殿下的採摘,等妾調教之後,再請殿下欣賞。” 陳叔寶意猶未盡,當即寫下一首《羅敷媚》: 海棠初試胭脂嫩,翠佩葳蕤,弱態難支, 不許金風用力吹。 桃時樣慵梳掠,淡淡蛾眉,雲鬢雙垂, 欲護蘭芽不自持。 陳叔寶自己看著新作,微笑點頭,親自將這首詩作交到張麗華手上,滿心裡都是對張麗華的戀愛。時間久了,再加上香蕊夫人的出現,竟然淡忘了此事。 這一日,沈葆找到女兒沈婺華,商量要趁此機會,獻出張麗華。於是,沈婺華便找了個機會,陪著陳後主在後宮遊玩賞花。恰巧來到了臨春閣下。 陳後主偶然抬頭觀望臨春閣,但見高高的臨春閣內,一女子正在梳妝,時而臨軒獨坐,時而倚欄遙望,衣袂飄飄,拂動暗香,秀髮黑亮如墨,光可鑑人,臉若朝霞膚勝雪,目似秋水凝黛眉。顧盼之間光彩照,恍若仙子降人間。 陳後主看著眼前高閣中的女子,不由痴了,恍如夢中,便問沈婺華,“皇后,臨春閣中,是何人啊?” 皇后答道,“皇上您真是貴人多忘事啊,此女子就是七年前的張麗華啊。” “噢?”陳後主一下有了印象,三兩步就上了臨春閣...... 自此之後,香蕊夫人就逐漸淡出了藏嬌金屋,張麗華便成了陳後主帶著參加詩詞宴會的主角明星。 張麗華聰明伶俐,擅於察言觀色,而且記憶力特別好,詩詞歌賦,一看就懂,吹彈歌舞,一學就會,還能將陳後主等人的詩賦,編成歌舞,一曲唱罷,更令陳後主等人讚不絕口。 有了詩詞上的傾情合作,詩詞宴會結束之後,陳後主擁著張麗華回寢宮,自然情境更勝一籌,何況張麗華經過沈婺華的調教,詩詞歌舞,也頗有獨到之處。 張麗華獨在宮中,寂寞難耐之時,自語自艾的嬌聲吟誦: 漢皋有佩無人解,楚峽無雲獨自歸。 陳後主聽到後,從後面將其嬌軀抱住,張麗華故作害怕的忙問是誰? 陳後主親吻著她的面頰說道,“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