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淮河清波隨之震盪,在一場場大捷的鼓舞下,大秦的民氣已經飆升到了頂點,而秦牧在民眾中的威望,也達到了無與倫比的地步。
飽受過羶腥之苦的人們才更珍惜自己的衣冠,歷經戰亂的人,才更珍視來之不易的和平,歷經磨難的民族,重新站起來時,才更加堅韌不拔。
秦牧之所以如此受到擁戴,擁有這麼高的人氣,除了百姓相信大秦是宿命的輪迴,秦牧是紫微下凡,是天命所歸外,也與秦牧的文治武功有著直接的關係,在他治理下,短短兩年時間,湖廣的富庶已不亞於江南。
在個人武功方面,以前明朝皇帝自永樂之後,幾乎沒有上過戰場,偶爾有皇帝上一回戰場,七十萬大軍還慘敗給人家兩三萬,連皇帝都被俘了;更重要的是,明朝打仗,國家越打越窮,賦稅越來越重,百姓越來越苦。
現在的大秦,似乎完全跳出這了個慘圈,並沒有因為打仗而變窮,更沒有因為打仗而加賦,市井因為戰爭採購,反而變得更加繁榮。
秦王御駕親征之餘,不忘民生,據說秦王又準備推出一項惠政,建立養老制度,使孤苦無依的百姓老有所依,老有所養
望著數十萬百姓夾道相迎,歡呼聲如濤如浪,沒有人能無動於衷。說實話,秦牧自己也不能。出城迎接的內閣大臣,六部尚書也不能。一個個激動得鬍鬚顫抖。
“臣等恭迎聖駕回京!”
“各位大臣辛苦了,都免禮吧。”
“謝秦王!”
大臣們奉上美酒接風洗塵,秦牧接過酒先敬天,再敬地,接著灑酒敬那些戰死沙場的英靈,最後才自飲一杯。
此舉讓大臣們頗有微詞,但隨秦牧回京的將士,卻十分感動,別看這只是一個小小的差異,在這在萬眾注目之下。秦王將犧牲的將士看得比自己還重,士兵看在眼裡,許多人甚至熱淚盈眶,
秦業也由韓贊周帶著,前來迎接乃父,小傢伙已經開始呀呀學語,不知楊芷費了多少心思教他,秦牧抱起他時,竟會稚聲稚氣地喊了一聲:“爹爹!”
秦牧聞聲大樂。當眾親了他一口,然後將他抱上戰馬,一同入城。第一次騎馬的秦業異常興奮,依依呀呀地說個不停。可惜沒人能聽懂他說些什麼。
秦牧入城之後,先到皇宮看了看,工地上還是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工程進展非常快速。三大正殿已建成一半,已經初現它那巍峨雄偉的氣勢,根據黃振林的估計。再過半年時間,紫禁城工程就基本就可以竣工了。
隨後,秦牧回夫子廟旁到王府,並在王府正殿設宴,四品以上文武大臣皆請赴宴。
大臣們再次舉杯敬秦王取得淮南大捷,盡收淮南之土。
秦牧持杯說道:“本王之功,是浴血疆場的將士用生命換來的,是所有大臣用默默的辛勞換來的,是無數百姓用辛勤的汗水換來的,本王也敬每一位為大秦作出貢獻的人。”
“秦王聖明!”
“司馬學士比以前清瘦了不少劉尚書想必又為錢糧之事熬夜了吧?楊尚書銓選能員治理新拓之土,不曾有半日空閒何尚書調兵遣將有條不紊,宋尚書督辦百工,使前方大軍兵器不缺,本王還聽說刑部有一張鐵面,百姓不怕含冤不白”
秦牧對在坐的大臣一一點名溫言稱讚,他大捷歸來,不但沒有居功自滿,反而將功勞歸於大臣們身上,讓大臣們十分感動。
大臣們紛紛離席施禮:“我王受命於天,即壽永昌。”
秦牧大袖一展,哈哈一笑,和大臣們共飲了三杯。
接下來,他面色一整說道:“總體而言,朝廷轉運是良好的,不過,有些問題也不容忽視,浦口兩度被韃子攻陷,本王聽說是有糧草官收受了賄賂,才讓奸細混進來的。
此事影響極為惡劣,前方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