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部分(第1/5頁)
章節報錯
李源與路振飛不禁交換了一個眼色,他們很清楚,秦牧這番話絕對不是不可能的事。
明初鄭和下西洋,有人說是勞民傷財。然而當時的戶部尚書夏原吉卻說了一句話:今國用不缺,皆賴鄭和下西洋也。
永樂朝剛打完四年內戰,把北京到南京的大片國土打成了一片焦土,緊接著大肆營建北京城,50萬大軍五徵蒙古,80萬大軍南征交趾,處處花錢如流水,永樂朝不但沒因此窮困,反而是大明最強盛的時期。
而明初歲入一直只有幾百萬兩,難道永樂帝能憑空變出錢來不成?
從當時的戶部尚書夏原吉這句話,不難看出內因所在。所以說秦牧要以海軍養舉國之民,並不是太誇張的事。
換而言之,以海軍攻取南洋諸島,處理得當的話,不但不是勞民傷財的事,反而有可能給大秦帶來滾滾的資財。
所以用勞民傷財的理由來反對開拓東南諸島站不住腳,只是象交趾、洞吾、暹羅這些國家,多是深山老林,路振飛他們覺得要征服和統治很困難,這種認知已經深入骨子裡,所以顯得非常猶豫。
黃振林說道:“下官去過南洋,南洋諸島上,多是蕞爾小邦,有的兵不滿千,民不滿萬,如這般小國,我大秦若發兵徵之,兩百兵馬足以。事實證明,西夷征服一島,所用兵力也不過數百人”
路振飛打斷他道:“自古以來,興無名之師者,無不以失敗告終,陛下當慎之。”
秦牧微閉起雙目,徐徐說道:“有名無名,在於舉國如何看待那片土地,若舉國上下,皆將那片土地看作國家的核心利益,則出師必有名。若是認為可有可無,則有名變無名,皆因舉國不願為之也。
朕先前已經說得非常明白,以後大秦之敵,必來自東南海上;大秦之經濟命脈,亦在東南海上,這一點目前百姓還沒有充分的認識,但作為朝中大臣,爾等必須有前瞻性的眼光,否則”
*****
PS:打東南最難的地方在於統一思想,這一章是為統一朝中大臣的思想做鋪墊,大家如果也覺得統一思想才是問題的根源的話,請投我一張月票吧,求月票!(未完待續……)
第716章 喜報傳來
感謝馬甲的親戚朋的賞賜,鞠躬感謝!
***
要讓大臣人充分認識到,東南諸島是大秦的核心利益之一,這樣大家才會有使命感,勁才能往一處使。而不至於把開拓東南諸島看成是秦牧這個皇帝好大喜功,是勞民傷財之舉。
任何計劃,都是需要大臣去實施的,如果他們採取不合作的態度,事情將很難推行下去。秦牧只能從幾個內閣輔臣著手,希望先取得他們的支援。
但思想這東西,往往是最難統一的。
特別是受儒家影響大的人,多是秉著“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的思想,象秦皇漢武那種“窮兵黷武”的行為,一直是他們極力反對的。
不把大家的思想轉變過來,秦牧要對南方用兵,必定也會落個窮兵黷武的名頭,甚至可能遭到朝中大臣的掣肘。
要統一他們的思想,首先要讓他們認識到,東南諸島,是大秦的核心利益所在,就象國內每一個省一樣,是大秦不可丟失的一部份。
當然,光靠秦牧一張嘴,就算說得天花亂墜,那也不可能完全說服朝中大臣。
這還得靠海軍,如果海軍能自給自足,進而能給大秦帶來滾滾的財富,那時要說服大臣們就容易得多了。
晡時,也就是15點~17點,大秦官員下班的時間大概是16點,秦牧也離開華蓋殿,回到皇宮。
相對以前各朝來說,大秦官員的下班時間已經是很晚的了。象宋代,一般大臣們在下午15點左右就會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