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後苑時,天色還沒有大亮。司馬凱已經早早在後苑門等著,雖然他現在只是秦牧身邊負責文案整理和記錄的人,連正式的官職都沒有。在軍政大事上更沒有絲毫髮言權。
但他還是異常珍惜這個機會,每天兢兢業業,天沒亮就到此等候,秦牧看在眼裡,自然很滿意。
“樂之啊,我聽說你準備參加禮部試?”秦牧一邊走一邊和聲問道。
“是的,秦王。”
“既然如此,大考之前你就不必跟著我了,在家好好看書吧,這次是我大秦首屆科舉,你別指望有令尊在,主考官就會刻意照顧你。”
“學生豈敢作此妄想,秦王關護之意,學生感激不盡,不過禮部堵尚書已經貼出告示,說今科不以八股文章為主,而以時政策論為要,這倒不是死背詩書就有用的了。”
“對堵尚書的告示,城裡計程車子都有何反應?”
秦牧看似隨意一問,但其實對這問題極為關心,自明朝開始,讀書人就習慣了考八股文章,現在禮部提前貼出告示說明,主要就是想看看讀書人有什麼反應;
若是反對得太激烈,對剛開基立祚的秦國來說,只能繼續考八股文章了,因為現在挑選人才雖然很重要,但收買讀書人的心更重要。
“自然有不少人反對,但也有將近半數的人支援,翰林院的顧大學士昨天還專門為此撰文論述了八股文章的危害,昨晚學生到城裡士子們聚集的酒館裡坐了一會兒,發現支援顧大學士的人真不少呢。”
“哦?顧炎武撰了文?他在文中都說了些什麼?”
“回秦王,顧大學士在文中提到,八股之害,等於焚書,而敗壞人才,有甚於咸陽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餘人也。”
“哈哈哈,顧炎武膽子不小嘛,竟敢拿我老祖宗焚書坑儒來說事,等下本王非打他板子不可,說,他還說了些什麼?”
司馬凱輕鬆地笑了笑說道:“秦王,顧大學士在文中說八股文專諸形式、沒有內容,文章固定死在格式裡面,連字數都有定製,讀書人只是按照題目的字義敷衍成文。思想受到了八股文章的禁錮,不利於學術進步。
同時顧大學士還提倡利國富民,並認為善為國者,藏之於民。提倡經世致用,反對空談,注意廣求證據,提出:君子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詩文而已,所謂雕蟲篆刻,亦何益哉?”
“君子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秦牧喃喃唸了一句,當初顧炎武之所以願來武昌投奔自己,大概就是因為他存在這樣的思想吧。
自己在建嶽麓書院時,正是本著明道救世的理念,因此屏棄了理學的天人合一,而選擇了心學比較務實的知行合一。
這次是他立國後開的恩科,將在十月中旬舉行,時間還有三個月。此事非同小可。一定要辦得象模象樣,絕不能象當初李自成和張獻忠那樣,隨便抓幾個生員舉子來充門面,徒惹人笑話。
科舉不但是挑選人才的重要手段,更是拉籠讀書人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現在各個部門還有大量官職出缺,很多官員都是一個人管好幾個人的事情,難免忙中出錯。
而隨著戰爭的推進,更需要大量的有真才實學的官員去接手治理,來投奔的讀書人很多。但有沒有治理才能卻難以保證,秦牧想取消八股文章,考一些經世實用的學問,就是希望能挑選出真正的人才來。
現在聽了司馬凱的話,心中安定了不少,只要有半數的讀書人支援,他就敢取消八股文章。
“樂之啊,你還是先回去閉門讀書吧,還有三個月就要大考了。可別給令尊丟臉。”秦牧有些奇怪,以司馬安的精明,竟然沒有提醒兒子,難道是太忙了沒顧得上。
司馬凱怵然驚醒。知道秦牧這是要他避嫌了,連忙長身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