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行。
紐約
我相信紐約會變得比現在更有趣,911之後,人們之間的依存關係發生了變化,讓我覺得它更像城市了。毫無疑問,這將是一個充滿創造力的地方。
東京
我一直需要更多的時間,因為對很多東西都感興趣。總懷疑是否真正已經人在東京,會發生什麼全然無知,就好像人還在飛機中一般。
後記:
自從Hedi離開Dior Homme,已經將近8個月,這位設計師用點線和圖片向我們交代了他的行蹤。我們在西班牙認出了他,在柏林想象他,在全球出版物上找到了他的照片……就像翻看一本影像日記。今天,艾迪斯里曼展示在我們面前。透過他的攝影,他最愛的傳媒工具之一。他在裡面向我們呈現了音樂,他的另一種激情。在那我們找到了藝術家令人興奮的三位一體:照片、音樂、年輕人。細心創造的側影,精心剪裁的線條,帶點脆弱的搖滾的羸弱的舉止,不帶一點陳腐,這正是Hedi裡曼用來支撐時裝的全部。不要忘了在搖滾回歸的最初,那些湧現在倫敦舞臺上的樂隊同齡人和他們的追隨者一起同時也為Hedi走秀。Hedi我們解釋道:“五年前我就開始了這項關於樂迷的工作,對我來說,這些樂迷是浪漫主義的化身。”而音樂,對他來說幾乎是一次充滿啟發的旅程,一種哲學。“對我來說,重要的是音樂在個人修行中產生的影響,是透過音樂對自我的確立:情感、對社會問題的干預,當然也有一種風格的創造、態度等等。”
Hedi的照片並不是一次突襲,我們深知藝術家對圖片的偏愛。他描述演唱會氣氛、後臺、化妝間的純粹抽象的書籍,關於Pete Doherty的徹底無疑的展露,透過這些陰鬱的自由人和流浪者他向我們展示了21世紀初的時代特徵。這一次,Hedi來到了地面…他走到了人群中,混跡於世人共同的誓願。這些黑白照片中的人物頌揚汗水與放任自流。但令人驚訝的是,這些在緊急狀態和集體歇斯底里中抓拍的照片流露出的卻是一種奇特的溫柔和悽切的剋制。這些拍攝於混亂中的照片是沉默的:它們取悅於自己,只是呈現一種情感,呈現某一個私密的孤寂的極樂時刻。這些照片就像格斯?範?桑特電影中的畫面,一幅接著一幅。身為大衛鮑伊、邊緣樂隊(Clash)的樂迷,Hedi流連於青春的項背,醉心於那些年輕臉龐上沁出的粒粒汗珠,他們又長又密的頭髮蓋住了雙頰,向我們訴說著另一些故事…。
扣上釦子:這仍是我們談論的時尚,他照片裡散發出的理想主義情懷也給他的服裝披上了一種風格,今天追求穿衣的青少年和年輕人及那些想要穿出風格的人仍然是Hedi式打扮。對於這位設計師來說,攝影從來不是安格爾的小提琴:“這只是一個輪換的、補充的媒介,主題卻沒變。我用系列時裝去描述一個人,然後用另一套時裝去描述同一個人,現在我只是換成了用攝影去描述他。”看Hedi的照片,同時也是看他的時裝。時裝?對,沒錯,“它一直都是一個現實問題。”他是想說,很快,他又要奔赴另一場冒險。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Patrick Wolf:音樂狼的成長之路(1)
音樂的神童往往比其他藝術領域的受世人青睞,比如莫扎特、比如《她比煙花寂寞》中的一雙姐妹……當然,還有那位自稱“小狼”的Patrick Wolf。6歲時前往英國學習小提琴,幼年起就跟隨交響樂團歐洲巡演,11歲時開始寫歌,還偷了學校一臺四軌錄音機器而逃出學校當起了街頭藝人……這樣的經歷雖然比起音樂界其他天才們的童年並算不罕見,但也足以證明Patrick Wolf對於音樂的素養及天賦。
《Lycanthropy 》——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