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昭節懷疑的偷眼看了看不遠處神色自若氣定神閒的唐若縹,心想這位郡主到底是來幫延昌郡王的,還是來坑延昌郡王的?!

雖然她不太瞭解慕空蟬的才學,但這種毫無新意、潦糙隨意的詩作,真的能勝出麼!

這時候慕空蟬的詩也傳了過來,慕空蟬取的是七絕‐‐

&ldo;東風一夜醒眾芳,

奼紫嫣紅耀明堂。

孰知宮人暗除花,

為獻袞袍恨御黃【注1】。&rdo;

只這麼一看,卓昭節就知道這次慕空蟬贏定了,至少慕空蟬沒敷衍,御衣黃的得名正因為色如御袍的明黃,慕空蟬此詩先是絕口不提它,只是按部就班的描繪了春日百花於明堂之前鬥芳菲的景象,忽然又寫宮人暗中剷除這些花卉‐‐正引人驚訝時,輕描淡寫的來了句&ldo;為獻袞袍恨御黃&rdo;,袞袍乃是禮服,是天家所著御袍中最為隆重精細的服飾,從衣料的挑選到具體的裁剪、刺繡……都要經過層層工序,最後還要再三檢查才能被呈獻到御前。

一件袞袍往往需要耗費數百上千巧手匠人、繡娘數年辰光才能製成,制好後的袞袍,即使疊放在衣盤內,也是流光溢彩,奪目之處不在奇珍異寶之下,甚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就是奇珍異寶。

然而因為御衣黃的開放,與袞袍同色,宮人為了獻上袞袍,提前暗中將它除去,以免它奪走了袞袍應有的風采‐‐慕空蟬只用一個&ldo;恨&rdo;字,一字未贊御衣黃,卻讓全詩都在贊御衣黃之明艷奪目!

不過卓昭節認為,慕空蟬用這樣的手法來描繪御衣黃,還有個最大的優勢,那就是今日這天香館裡的許多人都是見過真正的御衣袞袍的!

如今大涼鼎盛富貴,莫說天家了,尋常富戶的奢華都足以讓海外來朝的諸國震驚,聖人所著的袍服華貴用心之處,往往一件看著極普通的袍子,就要經過數百道工序,對於這一點,館裡的膏粱子弟們最清楚不過,在這樣的認知下,繁瑣工序精心製作出來的袞袍也不如一株御衣黃‐‐看向中庭黃牡丹的人,多半都想到了典禮上所望見的袞袍的華彩,慕空蟬的比擬自然大獲成功。

毫無爭議的,第一局真定郡王這邊輕鬆勝出,對於這個結果,真定郡王意外之餘又有點啼笑皆非:&ldo;孤還道十四姑為什麼先放筆,原來她作的是五絕。&rdo;

眾人聽他贏了之後又叫起了十四姑,想起之前蘇語嫣調侃寧搖碧,都是暗笑。

&ldo;這只是第一局,兩盆牡丹都是事先就知道品名的,唐若縹與慕三娘都見過這兩種牡丹,大可以事先打好腹稿,但……&rdo;寧搖碧說到一半住了嘴,眉頭微皺,他雖然答應了不搗亂,但想到其他人都不是頭一次看到牡丹花會,對牡丹多多少少有些瞭解,是以兩邊各自透露下接下來取出的牡丹品名就可以先開始斟酌,惟獨卓昭節認識的牡丹最少,偏偏今日鬥花,拿出來的定然都是罕見的珍品……到時候其他人鬥詩都是一揮而就,只有卓昭節要苦思冥想,豈不是很沒面子?

不想這時候雅間的門被敲響,延昌郡王的貼身內侍進了來,行過禮後,笑著道:&ldo;郡王,諸位,咱們郡王想與這邊換花而詠,如何?&rdo;

真定郡王雙眉一揚,道:&ldo;怎麼個換法?&rdo;

那內侍笑著道:&ldo;方才有人提醒咱們郡王,說兩邊預備拿出來比試的牡丹,雖然彼此不一定知道,但自己這邊必定知道的,這樣鬥詩也可以提前寫好,所以,不如將牡丹交換吟詠,這樣便不能作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