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頁(第2/3頁)
章節報錯
視他為拖累延昌郡王的存在。能夠擔任起皇太孫的只有延昌和真定。而淳于皇后極為厭惡庶出子女,對這個庶孫一向橫豎看不順眼,所以皇后對真定郡王登基之後,延昌郡王及唐澄的下場其實不是非常的關心。
真正關心的是聖人,可聖人自己也是屠戮手足才坐穩了帝位的。他雖然盼望著子孫和睦,但若子孫和睦與社稷江山放一起,聖人多半還是會選擇江山‐‐這是一位帝王的本能。
何況聖人哪裡不明白,真正仁孝慈軟的人哪兒能夠坐得穩九五至尊的位置?萬人景仰……想坐到那個地方,沒點能耐,真當下頭三跪九叩的都是傻子了?
所以只要真定郡王不犯大忌,譬如謀逆、弒親,帝後會敲打、會私下訓斥,但絕不會輕易改立延昌郡王。何況想落實雍城侯府趕盡殺絕的罪名也沒那麼容易,現下聖人把急報直接告訴了雍城侯,以表示自己的信任‐‐除了本身對雍城侯的信任外,寧家二房的滿月宴才過去幾天,劍南就有了這樣的變故,任誰都會想到是延昌郡王一派針對雍城侯在孫兒孫女的滿月宴上為真定郡王說話的反擊。
有這樣一個理由在,再加上聖人嫡親外甥的身份,想告倒雍城侯,以延昌郡王一派現在被壓著打的處境,可謂是難上加難。
這樣一對比的話……
這事兒,還真有很大可能是真定郡王這邊做的啊!
因為寧戰死了,二房這邊反正也不會真正傷心欲絕,寧搖碧是樂見其成,心軟些的雍城侯也不過是心煩意亂罷了,還沒到後悔莫及的地步。
而寧戰一家的死因如果被證明是雍城侯,真定郡王這邊也不擔心,左右長公主在,寧搖碧父子不會太悽慘的。何況寧戰一家子死在異鄉的話,恐怕聖人顧念長公主僅存二房一脈,連流放都不會。
但若能夠把下手的人敲定成延昌郡王一派,那皇孫爭儲一事上……真定郡王一派大可以長出一口氣了。
往後太子登基,想再扶持這個長子,可要先把無情無義、謀害表叔、不恤膀臂、心狠手辣、弒親滅兄……這些名聲洗乾淨了,再想罷!
既然寧戰一家死了對真定郡王這邊來說,有這樣的好處,卻沒有太壞的下場,真定郡王這邊,會不做嗎?
雍城侯與寧搖碧、蘇史那沒動手,可其他人呢?邵國公、蘇太師、真定郡王自己,甚至於……太子妃。
還有‐‐淳于皇后!
卓昭節思忖著,究竟是誰下的手呢?還是延昌郡王一派被&ldo;夷曠、夷徽&rdo;的承諾亂了心神,出此昏招?
第一百零四章 得寸進千仞
不管怎麼說,劍南的事情最壞的結果也就是雍城侯背上個趕盡殺絕的名聲,寧戰一家不死,長公主就會站在雍城侯這邊‐‐寧戰一家若死了,長公主只有二房這麼點子孫。橫豎二房裡虧不到哪裡去。
卓昭節想通此節,也就不操心了。和寧搖碧拈著阮家送來的糕點吃著,到底是新做父母的,話題三繞兩繞總是繞回到兒女身上去。卓昭節吃著桃花糕,就感慨道:&ldo;可惜謝阿姐比我晚出閣。&rdo;
寧搖碧笑著道:&ldo;這晚出閣早出閣又怎麼了?&rdo;
&ldo;不然若她早出閣,早點有了子嗣,憑著阮表哥和阮嫂子的為人,教匯出來的郎君決計不會差的,往後若與二孃投緣,可比趙姐姐家的大郎、慕姐姐家的鴻奴都適合呢!&rdo;卓昭節這話一說,立刻被寧搖碧掐住面頰,佯怒道:&ldo;這話的意思,是你嫁我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