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與我母親的羅曼史。這段羅曼史,是在我高中的時候告訴我父親“一見鍾情才是真愛,日久生情都是習慣”的後,我的父親才告訴我的。我無法證實,這段僅僅發生於我父親內心獨白的故事是不是確實存在的事實,尤其是他說起這段羅曼史的時機又是如此的尷尬,似乎只是為了給他們所謂的愛情正名。
在之後我又聽說了“一見鍾情不過見色起意,日久生情不過權衡利弊”,這次我並沒有把這句話告訴我的父親。因為我怕他露出什麼馬腳,令我們彼此尷尬。
在我瞭解這段羅曼史前,我不是沒有探尋過我父母的愛情。我曾經是一個好奇心極度旺盛的人。我不但探尋我父母的愛情,甚至在知道有安全套這種東西之後,還光明正大地問我的父母要過,理由是沒有見過,想看看長什麼樣子。那個時候我還小,並沒有意識到不是每一對已經有了孩子的夫妻都會有那種東西。
我聽過的,我父親與我母親愛情的最早版本,是從他們大學畢業開始的。
他們是高中同學,但是考到了不同的大學,大學時期並沒有戀愛,只是偶爾書信往來。大學快要畢業的時候,我的母親給我的父親寫信說,她快要大學畢業了,她的父母打算把她嫁出去,她問吳宏文,願不願意為她做軍師,出謀劃策。
放在幾乎人人荷爾蒙外噴的今天,這信中含義非常淺薄,不需要咀嚼。但我的父親吳宏文是一個不解風情的人。可正是這個不解風情的人,看見信中內容的那一刻福至心靈,他知道周安平需要的不是一個軍師,而是一個男朋友。
於是他們開始了以結婚為目的的自由戀愛。
我的父親在戀愛過程中送過我母親很多東西——
項鍊,在我母親坐公交車的時候被偷了。
腳踏車,在我母親把它停在家門外的時候被偷了。
……
總之,我父親送給我母親的東西都沒有什麼好下場。
所以我也可以理解,為什麼自我出生以後有記憶以來,我的父親就不曾送過我的母親任何東西。
事實證明,我的父母可能確實不是天造地設的一對。我的曾祖母在我父親吳宏文正在熱戀的時候去世了,這本來怪不到我母親頭上去。
但是那天,吳宏文和周安平說好了要去約會。
我的曾祖母對他的孫子說,不要去。
那時她已經是一個幾乎什麼也看不見,什麼也聽不到的老人了。吳宏文掙扎再三,還是去了。
走之前,他對我曾祖母說:“好,我哪都不去,留在家裡。”
等吳宏文回到家的時候,我曾祖母的屍體已經冷了。
我的父親為此感到懊悔,從那時起,他便成了一個孝子,視他吳家的事,為世上第一大事。
我的父母結婚以後三年生下了我。此後兩年,他們在別的城市打拼,在工作上傾盡心血,於是把我寄養在老家,大概一兩個月來看一次。
自我兩歲,我的父母調至本省的省會工作,我的寄養生活才隨之結束。
現在回想起來,此後二十餘年的生活,都是為了讓我意識到,人生本沒有意義,我的父母只是在重複我祖父母的不幸。
自我叔叔去世以後,我祖父的眼睛裡就再也看不見其他人了,他時常對我的祖母大發雷霆。但我發誓,只要我的祖母一過世,他的眼裡又會只剩下我的祖母,天天以淚洗面,心懷愧疚,後悔不迭。然而當我的祖母在世時,我的祖父不會對她有一絲一毫的仁慈。
我聽說過不少我父母戀愛時的浪漫故事,比如項鍊,比如腳踏車,甚至我父親曾經帶我母親跳交誼舞。但是自從我有記憶以來,我便不曾見過我父母之間有任何浪漫可言。
充斥我記憶的是另外一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