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憑藉其地勢險要,來阻擋北虎軍的進攻。(此前北虎軍的一隻偏師(徐世績、羅士信所部)就已經把王世充的軍隊打得找不著北了,現在北虎軍主力南征,還不把這廝嚇得吃不下飯、睡不著覺…!)
兩路北虎軍同時南下,大大出乎了群雄們的意料之外。主力由李靖帶領,出龍門關,直奔關中而去,頓時把李閥上下驚得雞飛狗跳,還以為北虎軍準備要先對他們動手,唐皇李淵急忙以秦王李世民為主帥,統領十八萬關中子弟,前往退敵。另一邊,李淵還派人去東都洛陽王世充那裡搬救兵。(好傢伙,李淵和王世充互相派人去對方那裡搬救兵,若是雙方使者在半路遇見了,當不知做何感想…!)
另一路由謝虎王親自率領,以五萬騎軍為主力,日行百里,不幾日就來到了虎牢關下,與王世充的軍隊對峙起來。
王世充見北虎軍來得甚急,且多為騎軍,顯然是比步軍及攻城器械先一步到達,於是命令屬下緊守城關,不得出關與北虎軍野戰。為了防止謝虎王仿效破晉陽城那般,王世充還特意命人用巨石把城門洞給堵死了,擺明了要用烏龜戰術拖垮北虎軍。
見王世充的軍隊不敢出關野戰,北虎騎兵也只能無奈的先駐紮下來。又過了幾日,北虎軍五萬步卒也陸續到達,並帶來了大量攻城器械,大戰一觸即發。
謝虎王把徐世績、羅士信、劉黑闥以及隨軍參贊凌敬、袁天罡、李淳風等找來,商量如何攻破虎牢關,一舉打敗王世充。
面對變身老烏龜一樣的王世充所部,眾人也沒什麼好的建議,劉黑闥主張乾脆先攻一攻再說。對此謝虎王有不同看法,雖說北虎軍精銳無比,但強攻虎牢關卻未必能收到效果!縱觀世界歷史,沒有哪個堅固的堡壘是攻不破的,只是方法不同罷了,越是堅固的堡壘,越是容易從內部攻破。
在謝虎王看來,王世充所部最大的致命傷就是成份太過駁雜。
王世充所部原本是江淮軍,是被楊廣調到洛陽來剿滅瓦崗軍的,在與瓦崗軍經過大大小小百多場交鋒後,以前的那群江淮士兵死傷大半,空缺由洛陽本地的子弟補齊。爾後又經過數場大戰,洛陽本地的子弟也死傷殆盡,好在王世充最後時刻翻盤,打敗了李密,從而接收了瓦崗軍殘部才得以恢復軍力。但是他接收的瓦崗軍殘部裡面不但分為翟讓舊部和李密所部,更有大量的驍果騎降卒,是宇文化及戰敗後歸順李密的。如此一來,你說王世充部主力算是什麼構成的!江淮軍?洛陽軍?瓦崗軍?驍果騎?
既然王世充所部成份駁雜,那自然而然的人心就不齊。
有道是:一樣米養百樣人。更何況是一隻十多萬人的軍隊了。
謝虎王對徐世績問道:“茂公,王世充所部中,以前的瓦崗軍佔多大成份?”
徐世績:“回稟殿下,以末將估計,至少佔半數以上。”
謝虎王繼續追問道:“茂公、羅將軍和劉將軍可還有和以前的瓦崗舊友有書信往來?”
徐世績、羅士信、劉黑闥這三個瓦崗老人,一起跪下,說:“虎王殿下明鑑,末將等人確實有和昔日舊友有過書信聯絡,但其中只談友誼,並未涉及任何軍政要事。”
謝虎王哈哈大笑,說:“三位將軍請起,你們誤會拉,本王的意思是,想破這虎牢關,可先從書信方面下手。”
徐世績思量了一會,硬著頭皮回答:“殿下,瓦崗舊部多為單雄信掌控,他和末將雖發誓同生共死,但眼下各為其主,想要勸說他為內應,只怕很難……”
謝虎王:“本王也知道單雄信為人,想要他在這個節骨眼上反水,可能性不大。所以本王的意思是,三位將軍,從今日起,不斷寫信給虎牢關上的瓦崗舊部好友,信中只談友誼,不講其它。”
徐世績有點明白謝虎王的意思了,離間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