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理群序:北大失精神

本書以《尋找北大》為題,初讀以後,卻覺得似乎有些“題不對文”。因為書中每一篇文章,都有一個清晰而具體的北大,何需“尋找”!如一位作者所說,這是“個人親身感受到”,個人心靈中擁有的“北大”,一百個北大人就有一百個“北大”。我讀本書,最感興趣的,就是本書包容了幾代人(從“30年代後”到“80年代後”)的北大記憶,不用說描述的北大生活大相徑庭,各異其趣,就是敘述的語言,語調,方式,都是絕不雷同,色彩紛紜的。“北大的偉大在於其豐富”:這話說得一點不錯。

但我們確乎又要“尋找北大”:這幾乎是面對北大一百一十週年校慶,每一個老北大人,新北大人共同的心願,真實,沉重,而執著。

這是為什麼?這意味著什麼?

這首先是出於對現實的不滿。我們經常想起魯迅的沉痛之言:“北大失精神”。這背後更隱含著“中國失精神”,以及“我們自己失精神”。這是北大之痛,更是中國之痛,也是我們每一個北大人、中國人之痛。因此,我們要從歷史的記憶與現實的搏擊中,喚回已經消逝和正在消逝的北大精神。

這同時也是對理想,信念,以至信仰的追求。那是一代又一代的百年夢想。一個人,不能沒有夢。一個民族,特別是民族的年輕人,如果沒有一個可以做夢的精神淨土、聖地,那是可悲的。

北大,是每一個北大人,所有的中國人的精神夢鄉。

如我們的“校歌”《未名湖是個海洋》所唱——

“就在這裡,就在這裡

就在這裡,就在這裡

我的夢

就在這裡。”

2008年第一個早晨急就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編後記:拒絕“意淫”北大(1)

1996年第4期《中國青年》雜誌曾發表一篇流傳一時的名文《北大:魂兮歸來》。文章開頭引證這樣一個新聞來提醒人們注意北大的危機:南京大學的SCI(科學引文索引)排名已經數年超過了北大而居第一位。“SCI排名”這一指標似乎是從這一事件開始大規模影響教育管理者的心態,各高校競相大力抓論文發表數量。中國大學教育進入一個更為嚴格的“量化考核”階段,“發表論文數”成為重要的考核指標(但很少有人追問,這些論文的真實價值究竟如何)。大學教育出臺了各種各樣的細則,擬訂了各種各樣的評分標準,劃分了各種各樣的級別,推出了各種各樣的排行榜,“表格化管理”越來越深入(但很少有人肯面對這樣一個事實:有很多根本性的價值是無法量化和統一的)。與此同時,我們的社會生活也在迅速規範化,“麥當勞化”,千人一面,受制於同一評價標準。城市建設患上相似的“高爾夫球場魔症”,相似的生活邏輯以水波狀擴散的方式從中心城市向廣大城鄉複製貼上。無論是形形色色的“表格”還是城市裡密密麻麻的住宅樓——它們有著相似的幾何外表——都意味著社會生活對“人”的分割和宰制,都在努力使人個性泯滅,成為一架龐大機器上的部件,一條規模空前的流水線上的複製品。

帕斯卡爾說,“人只是一棵脆弱的蘆葦,但卻是一棵會思想的蘆葦”。人類的高貴和尊嚴在於他有自己的獨立思想,他是自己精神生活的主人;而我們面對的“現代化”的事實卻是,“人”越來越成為“物”和“規範”的奴隸。羅素說,“參差多型,乃是幸福之本源”;而在我們的現實中,“金錢”成為惟一強大的價值標準,“多數人”的選擇成為一種暴政,它沖垮一切對於“不同”、“自我”的堅守,使每個人都匯入一片盲目的大合唱——在“解放”的旗幟下,我們似乎陷入了一種更為隱蔽的專制。

我們需要抵抗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