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示意蔣平繼續說下去。
“也有的評論者認為野草是秋水先生對於未來的希望,雖然極度壓抑,但野草生命力極強。哪怕再遭受到無盡的摧殘,仍能存活。所以,人們認為野草即是希望。”
“希望。”
葉滄瀾同樣點了點頭。
隨後,他沒有繼續再問蔣平。
文學作品向來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你這樣理解可以,你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同樣也行。
繼續再看第二部作品。
天問。
第二部作品是一首詩。
只是一看這首詩的標題,連葉滄瀾都有一些嚇了一跳。
隨後,當念出第一句遂古之初時,葉滄瀾更是驚得直接站了起來。
這首詩……
強忍著內心的激動,葉滄瀾繼續讀下去。
兩個多小時之後,葉滄瀾終於將天問讀完。
其實“天問”只有一千來字,要讀完的話,最多需要十幾分鍾。
但是,要完全明白天問裡面的意思,別說是兩個小時了,恐怕一天都不一定能完全明白。
雖然葉滄瀾兩個小時看完了天問,但說起對天問的理解,葉滄瀾也只認為自己只懂得了十之一二。
天問裡面包含的內容實在是太大太大了。
天問裡面的一些問題也實在是太過於高深,太過於無可解答了。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無解。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無解。
冥昭瞢暗,誰能極之?也是無解。
馮翼惟象,何以識之?同樣還是無解。
如果這一些問的都是一些天地自然現象,無解也沒有什麼。畢竟關於天文的知識,哪怕就是現代科學也有著無數難於解答的問題。更不用說,在天問裡面涉及到的天地自然現象卻是直指宇宙本源,根本就不是人類能夠解答出來的。
可是,在天問裡面關於一些歷史人物提問,卻是令葉滄瀾無比的重視。
為何桀在嗚條受罰,黎民百姓歡欣異常?
周幽王究竟殺的是誰?哪裡得來這個褒姒?
那個殷商紂王自身,是誰使他狂暴昏亂?
比干有何悖逆之處,為何遭受壓制打擊?
為何賢臣品德雖同,卻遭受不同結局?
太公呂望在店中賣肉,姬昌為何能辨賢能?
為何眾鳥集於樹叢,女子仍與王恆幽會yin亂?
……
這裡面涉及到無數歷史事件,也涉及到政治,治國,之道,同樣也涉及做人為君的品德。
或許普通人對於這一些只會認為是歷史文獻上記載的歷史而已,他們最多隻是拿來回味一下。但對於葉滄瀾來說,這一些問題卻是直指本心,每一個都問到了他內心深處。甚至,恍然之間葉滄瀾卻是突然看到秋水生於虛空,如天神一般喝問葉滄瀾這一些問題。
一滴汗珠突然從葉滄瀾額頭滴下。
哪怕身為華夏一國之首長的他,面對這一個又一個問題,他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閉上眼睛,葉滄瀾不敢再看。
他終於明白了。
《天問》裡面問的不是天,也不是上天的問題。
《天問》中的問題,或許問的就是歷朝歷代的君王。
當然,在這裡面也包括葉滄瀾自己。(未完待續。)
第七百六三章:神話時代正式開啟
“秋水先生就是屈原的轉世?”
“不可能吧。”
雖然秋水的學問已達天人之際,但理性來說,眾人還是不願意去相信秋水是什麼聖賢的轉世,是什麼仙人,是什麼聖人之類的說法。最多,人們相信秋水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