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瑞想了想道:“聽聞弘治初年;宮中曾驅除僧道這幾年卻有復起之事……”

他自然不能說正德皇帝少年即位;只能託詞。

大老爺神sè頗為複雜:“二哥見微知著;能想到此處;旁人如何能想不到呢?只是即便到了那rì;三位閣老也是託孤之臣……”

沈瑞躬身道:“自古以來;託孤之臣又有幾個好下場的……”

大老爺看著第二張圖紙;道:“為何二哥會覺得更替之時;閹宦會興起?

沈瑞道:“我朝宮中后妃出自民間;有外戚之名;卻無外戚之權;文臣勳貴又向來防範外戚閹宦之流;背靠廠衛;要是在默許之下;卻與文臣有一爭之力……”

大老爺皺眉;道:“二哥可再試一圖……”

後續的歷史;沈瑞知曉的詳情並不多;不過劉瑾下臺之事卻是記得清楚的。這也並不意外;“狡兔死;走狗烹”;這是帝王常用手段。先是推出一把刀來;打出個局面來;然後再將這把刀交出去;平息眾怒。

沈瑞就取了紙筆;在炕几上畫了第三張圖。

第三張圖中;“上”的那個圈變大;沒有其他圈能與之比肩;宦官那個圈變小;回到“上”圈身後。代表三閣老的三個圈;都大大縮水;且“劉”圈;“謝”圈離開文臣圈;跑到圖紙邊上;只剩下“李”在。

而原本在“上”全身邊的“詹”圈;變大;併入文臣圈;與“李”圈對峙

要說前兩張圖是沈瑞知曉的朝局;那第三張就是猜測了。

三閣老之中;要是全部驅逐;朝廷就剩下新人;那變數太大;也無人制衡東宮舊人;要是留下兩人;聯合起來;就能對峙君權;肯定不是新皇願意看到的;剩下最大的可能;就是驅二留一。

三位閣老中;劉健年歲最大;又是首輔。新帝要是想要不當傀儡;第一個換的就是他。剩下謝遷與李東陽二人中;根據沈瑞聽來的傳聞;謝遷方正;李東陽溫潤。

真到了劉瑾弄權的時候;謝遷與李東陽中;能退一步的應該只有李東陽。

如此;等到劉瑾下臺;朝局就是新帝乾坤獨斷;新舊文臣對峙的局面。

沈瑞的想法並非天馬行空;正切合了“一朝天子一朝臣”之意。

而且他提出的新帝會以閹宦對抗老臣;也早有先例。英宗復辟後;清算景泰舊臣時;用的就是這個手段。就說當今弘治皇帝;剛上臺時;也有權閹“弄權”之時。

先前不過是以為今上xìng子仁和;才會在即位伊始被宦官所欺;如今看來;不過是帝王手段。

沈大老爺看完這第三張圖紙;撂下來;問道:“二哥能想到此處;可想到自保之道?”

沈瑞指了指那“詹”圈道:“數年之後;能立在堂上的是這些人……兒子覺得;沈家與其親近謝家;還不若在東宮屬臣中;擇一人為同盟……”

大老爺見沈瑞胸有成竹的模樣;不由笑道:“二哥心中可有了人選……”

“左chūn坊大學士楊廷和……”沈瑞道。

他曉得言多必失的道理;本不想表現的太jīng怪;可也擔心沈大老爺壓錯寶。詹士府屬員眾多;多是朝官兼任;可前程最好;貫穿整個正德朝;以首輔之名名傳千古的;就是楊廷和了。至於嘉靖朝;那太遙遠;暫時不作考慮。

大老爺自然不會曉得沈瑞是“知古今事”;只當他真的聰敏;欣慰道:“二哥能從幾位閣老身上;想到此處;很是不易……

沈瑞聞言;不動聲sè;心中卻有些疑惑;待仔細想了想三位閣老的履歷;恍然大悟。這三位閣老都是成化年間的東宮舊屬;任過詹士府官職;做過弘治皇帝為太子時的東宮講師。

大老爺與沈瑞都沒有提外放的二老爺;雖說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