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漢中的距離,全程約2665公里,實在是太遠了。以騎兵行進速度一天不過百里的情況,即使派出輕騎,一人雙馬,趕到那裡也得一個多月,實在是鞭長莫及。

古代行軍,正常每日行軍以三十里為舍。超過一天三十里,叫倍道(急行軍)。倍道的速度則視當時情況而定。步兵和騎兵沒多大差距,主要拖累速度的是各類後勤輜重,就算是騎兵,除非放棄輜重輕兵而行。

如步兵倍道急行,日行百里左右,而騎兵倍道急行,日行百五十里以上。急行軍一兩天可以,持續一個月不可能做到。例如,馬要吃馬料和乾草,這些是要用馬車攜帶的。馬只吃青草不行,一是要佔用大量時間,二是營養不夠,馬的體力跟不上,腸胃也會不適應。

諸葛均只好寫信給馬超,讓他無論如何設法營救。如果營救不成,讓他設法通知甘易,大唐已經出兵營救,但是時間可能來不及,在合適的時機,他們可以自行突圍。另外也只能祈禱甘易他們自求多福了。

大軍準備停當,就等著明天召開誓師大會,遠征漢中了。

諸葛瑾自從來到焉耆,因為旅途勞累加上水土不服,一直病著,現在才剛剛感到好轉。聽說了漢中的戰局,又聽說弟弟要出征漢中,他感到不妥,就急忙趕來。

諸葛均正在與徐庶做出徵前的最後檢查,看看哪裡還有漏洞。見大哥來了,急忙站起來,扶大哥坐下。說到:“大哥,你身體還沒有好利索,有什麼事兒你派人招呼一聲,我過去就是了,還讓你親自跑一趟。”

諸葛瑾說道:“聽說你要遠征漢中,就是為了營救你的被圍的第二師,是嗎?”

諸葛均說到:“是。”

諸葛瑾說道:“他們還剩下多少人?”

諸葛均說到:“大約兩三千人。”

諸葛瑾說道:“小均,你要考慮清楚,要三思啊。”

諸葛均說到:“大哥,你的意思我明白,我問你,這種情況,如果是吳王,他會怎麼做?”

諸葛瑾說道:“吳王是個理智的人,他不會去做沒有意義的事。”

諸葛均說到:“大哥,我明白了。這件事我和你想法不同,明天我會在誓師大會上回答你。”

徐庶心裡其實是贊成諸葛瑾的意見,可是他見諸葛均這樣說,也不好再說什麼。

第二天上午,誓師大會在王府前面的廣場上進行,除了即將出徵的三萬將士,趕來送行的官員,百姓總數達到十萬人。站在高臺上,諸葛均發表了流傳千古的講話。

他說道:“有人問我,你們千里遠征就是為了去救幾千被圍的殘兵,不要說救不了。即使救回來,你們也會死傷更多的人,沒有必要。

我告訴他說,如果你是那幾千被圍的人中的一個,你會怎麼想?

我今天在這裡莊嚴地起誓,大唐絕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子民。不要說是幾千為國征戰的勇士,就是一個普通的公民,無論他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面對著什麼樣的強敵,只要他的利益受到侵害,他的安全受到威脅,他的尊嚴遭到踐踏,他都可以相信,在他的身後站著大唐。

大唐就是他的家,就是他最堅強的依靠,永遠會不惜一切代價為他撐腰。我們要讓大唐所有的子民,在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面對任何國家的人,都可以挺起胸膛,驕傲的大聲說,我是大唐人。”

在這一刻,在場所有的大唐人,心中無不湧動著一股暖流,熱血在胸中沸騰。徐庶激動的鬍子微微顫抖,站起身來,舉起拳頭,大聲說道:“我是大唐人!”全場沸騰了,將士們和全體百姓一起高呼:“我是大唐人”,“我是大唐人!”口號聲響徹雲霄。

來自其他國家的觀禮的人們,心情也十分激動,無比羨慕大唐的公民。

陸遜等人則深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