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荊門隱士(第1/3頁)
章節報錯
冰雪消融,春回大地,正是萬物復甦、鳥語花香的季節。經過幾個月的籌備和練兵,大禹已將召集夏后氏十二個部落士兵訓練得井然有序,他們軍紀嚴明、鬥志昂揚,都渴望早日劍指江漢、平定三苗。
大禹將諸侯軍列陣蒲坂城外的夏師校場,請軍中大祭司用龜甲占卜。
大祭司在校場前燃起一堆烈烈篝火,篝火飄動的煙氣如霧氣一般,宛如一道藍色的雲龍盤旋而上。大祭司口中唸唸有詞,將一塊龜甲扔進篝火之中,祭司仍然口中唸唸有詞,圍著篝火跳舞。過了半晌功夫,大祭司從通紅的炭火之中將龜甲夾出來,恭敬地放在校場的一塊石案前。只見龜背甲裂出三道裂痕,三道裂痕從“伐三苗”三個倉頡鬼哭體的大字旁穿過,如同三條河流的紋路。而三條紋路又都從龜尾處發源。
大祭司捧著龜甲,向天跪拜,道:“神兮靈兮,佑我華夏。吉兮瑞兮,諸事可成。”言畢,向天叩首九次。
大禹和夏師眾人都跟著跪拜九次。
大祭司起身,雙手捧著龜甲,轉身面對眾人,道:“卜伐三苗事,吉!”
夏師威聲動地,高聲道:“吉!吉!吉!”
禹也闊步登上校場高臺,拔劍高聲道:“濟濟有眾,鹹聽朕言!非惟小子,敢行稱亂。蠢茲有苗,用天之罰。若予既率爾群對諸群,以徵有苗。”
夏師皆道:“喝!喝!喝!”
大祭司走到大禹身旁,道:“攝政君,臣有一言,要告知攝政君!”
禹恭敬道:“祭司請講!”
大祭司附耳道:“前腿主落為定數,貴人常逢龜尾中。願攝政君思之。”
大禹拱手道,“祭司所言,禹謹記於心。”
說罷,禹轉身面向夏師士兵,道:“夏師的弟兄們,如今三苗為禍,割據江漢。昔日堯帝徵三苗于丹水,流三苗於三危。舜帝服三苗於雲夢,佈德澤於九江。奈何三苗兇頑,不尊帝命,屢犯華夏,擄我子民。今日,我輩當替天行道,平定三苗,剷除姦凶,安我華夏!”
夏師士兵皆道:“諾!諾!諾!”
正是長風浩蕩,河山永蔚,萬里無雲,陽光和煦。禹騎著一匹青驄戰馬,率領夏師十八路諸侯,浩浩蕩蕩地向有苗氏進軍。
大禹此次遠征三苗,因皋陶年老告病,需要靜養,不能隨軍遠征,便只帶伯益、后稷、應龍等人。伯益深知此前華夏部落與苗蠻部落的數次交鋒,便建議大禹避實擊虛,繞開三苗重點防範的丹水和雲夢,從西路繞道進軍。大禹深思熟慮多日,最終採納伯益意見。
大禹下令命后稷、石明統率三千士兵仍沿著丹水路線行軍,夏師主力則由禹、伯益、應龍率領,沿著淮水,從西繞過桐柏山,避開三苗防守嚴密的丹水地域,直插荊州腹地。夏師連克應城、天門,轉戰漢江,直逼荊門。
三苗首領有苗氏猝不及防,他原來以逸待勞,想要在丹水設伏的計劃完全被打亂。等到禹率夏師攻下天門,大軍逼近荊門,他這才反應過來,忙抽調三苗部落的精兵強將支援荊門。而這也減輕了后稷、石明東征軍的壓力,他們率軍西進,準備繞道與夏師主力會合。
大禹率領夏師來到荊門,便覺荊門風物與華夏部落不同。荊門群山萬壑,江流九派,高林寒樹,煙波浩渺。山間有清泉飛瀑,猿猴蕩藤,更有鳥鳴上下,更顯山谷幽深。
不多時,夏師已到一處碧水湖前,只見碧波潺潺,潭影悠悠,一位頭戴蓑笠的中年男子正坐在一處飛瀑前垂釣。
中年男子凝氣屏息,全神貫注,只盯著那根翠竹釣竿下的釣鉤。
飛瀑濤聲如雷,浪花如亂瓊碎玉,濺出萬點水花,儼然一派朦朧如紗的霧氣騰騰。
大禹望著身披蓑笠垂釣的中年男子,怔怔出神,似乎在思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