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個動員會,把城裡一些傳教士召集在一起,還有一些中上層的教徒,給他們傳達了一些旨意,提出了一國之中,神要跟皇帝一起治國這麼個主張。等於是告訴教民,在大順朝,有神,也可以有皇帝,但皇帝也需要聽神的,而教徒,甚至有凌駕於皇帝之上的權力,連皇帝也要是神的子民。劉愈聽了這些彙報,覺得這蘇哲倒是很聰明,神權和皇權並存,其實是西方甚至是很多地方慣用的治國手段,就是愚民的同時,把神權夾雜在皇權當中,然後把國人分成四等,僧侶、貴族、平民和奴隸。蘇哲這一套,不過是在這基礎上改動了一下,華夏人從來不承認自己有奴隸,於是奴隸這一階層就不存在這套體系裡,而只是把教徒換進僧侶的位置上。
聽到這些,劉愈也就迫不及待想要策馬加鞭,想在天明之前把朗縣給攻破。他甚至在想著,用馬韁勒住蘇哲的脖子將他勒死時的場景。劉愈一臉兇相,連柳麗娘都有幾分忌憚。
等他到了朗縣城外,正好是午夜,霍病提前帶兵到城下,已經先攻了一輪。趁夜,霍病所部一部分先殺上了城頭,結果去遭遇到頑強的抵抗,霍病感覺到人生地不熟,在前無進路,後無支援的情況下,他暫時選擇了觀望,而沒有進一步進兵,攻上城頭的那批人,也發現困難,大多是順著繩子回來。城裡的教民知道這批新軍士兵的厲害,連追也不敢追,等於是霍病所部先試了試槍,馬上撤了,跟城裡反叛的教民之間僅僅是擦槍,卻沒走火。
等劉愈到,召集了周圍兩大營的將士到中軍大帳開了會,瞭解了情況。劉愈也作出決定。
“先行休息。天明攻城!”
劉愈不想打沒把握的仗。他料定,他來到朗縣的訊息應該很快會傳到城裡,蘇哲應該會有動作,要麼逃走,要麼來個魚死網破。劉愈馬上安排新軍開始設伏,既然城中有通往城外的密道,劉愈暫時還不想利用,那就先讓城裡的蘇哲先利用。等他們派出兵,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地出來偷襲,落了套,那後面的事,劉愈就等著收網。
因為前後朝廷只派過來一萬多兵馬,而朗縣本身也不太大,圍城也不是用的四面圍城,而是典型圍三闋一。這麼一來,其實劉愈也在給那些意志不堅定的教民逃跑的機會,不管是夜裡。還是等天明開戰之後,只要朝廷軍隊這面總攻一開始。城裡教民領教了正規軍跟他們的差距,那他們就知道到底是留下送死聽神的旨意重要,還是趕緊開溜更能換得太平。據劉愈所知,就算是被神打所迷惑的以為自己刀槍不入的敢死隊,在見到刀劍加身,也會流血也會疼,也會慘叫也會丟命時,他們也會逃走,而城裡教民大多數都是跟風的,他們到底是普通的升斗小民,想為聖教和教主殉葬的近乎是沒有。
劉愈到了城外,一直沒睡,他這次想睡也睡不著,想到第二天,也許在來到這個世界後一段動盪的生活將要結束,他便感覺到一股輕鬆。以後能太平過日子,弄兒為樂,那應該也算不錯的享受。沒人可以干涉他的生活,所有的事情都是他自己做主,享受當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力,卻不用當一個皇帝那麼累,這世上恐怕沒有比這更好的事情。
他也愈發期待起天明後的這一場戰事。
天還沒亮,而城裡的教民一直也沒動靜,可劉愈知道,他們一定會有動作,否則真正開戰之後,城裡的教民想不落荒而逃都難。這道理蘇哲應該懂,若是不能在軍隊摧毀教民信心之前,先打朝廷軍隊一個下馬威,那三清教在朗縣的一切作為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劉愈知道,越接近黎明,越是下面的軍隊以為今夜無事,越是城裡叛軍出手的實際,劉愈甚至都能聞到風中有一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