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滿信心。
朱球把電視的音量調低了一些,鄭重的說道:
“請允許我也像茜茜那樣的稱呼您好嗎,吉亞尼叔叔……時間這麼晚了,我就長話短說,我希望請您出山,幫米蘭做點事情,您放心,這絕不會影響您工作,您只要每星期抽出幾個小時時間就可以了……嗯,我知道您和我父親的政見不同,您對我的身份有些顧慮,在這一點上我贊同您的看法,足球就是足球,他永遠成不了政治!……您考慮下好嗎?”
“說說看,你要我做些什麼?”
一聽這話,知道有戲的朱球趕緊補充道:
“我希望您幫米蘭培養一位具有和您一樣領袖氣質的球員,他的名字叫安德雷*皮爾洛。”
說完等著答覆的朱球,卻發現對方在房間裡來回踱起了步子,這種感覺太熟悉了。
“嗯,把你的聯絡方式給我吧……嗯,還有今晚上你和茜茜就在這住下吧,明天跟我一起去見下你的總理父親。”
第045章 純粹的足球
吉亞尼*里維拉,義大利和ac米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球星之一。在朱球眼裡,年少的皮爾洛與這位足壇前輩有很多的相似之處。同樣是年少成名的天才型球員,同樣具有超強的觀察力和控制力,同樣擁有一種幾乎是與生俱來的領袖氣質,甚至表現在具體環節上,他們都有著精湛的腳法和良好的選位意識。當然,有一點朱球的心裡很清楚,作為鋒線球員出身的里維拉,並不是說一定要把皮爾洛調教成前場球員才算成功,比如義大利的傳奇門將佐夫做教練時,在培養進攻球員方面就很有心得。
事實上,為球員尋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這只是對教練最基本的要求,即使你把這樣的特長髮揮到極致,也不過是達到福格茨、維那布林斯那類“組合型”高手的水準,且不說有沒有那麼多的球員資源讓你“組合”,像這類侷限性比較大的執教理念,沒一定時間的積累是很難達到一定水準的。
教練領域真正的“大師”,往往更注重球員風格的塑造和氣質的培養。比如前蘇聯的洛巴諾夫斯基,他帶過的球隊就是典型的大縱身式拉開、蘇聯坦克式推進,他的風格被人形容為“戰場上的藝術”,而舍甫琴科被稱為這種藝術的傑作。又比如貝肯鮑爾,他在馬特烏斯的塑造和使用上,完全做到了忽略位置、以人為本,給馬特烏斯以很大的發揮空間,無論是後衛、中場,甚至有時候作為箭頭,人們看到的都是那個霸氣十足、風格如一的馬特烏斯。
朱球把“目標”對準了里維拉這位牛人,有另一種考慮。里維拉只有過很短暫的教練經歷,這是他作為“名師”硬體上不足,但也正是因為這一點,他所受到的教練思維定式的影響也較小,這樣可以避免在培養皮爾洛問題上參照“借用”一些固有的先例,而是完全從皮爾洛的特點出發,排除“物性化”的干擾,進行一種完全“人性化”的塑造。
這倒不完全是朱球的突發奇想,事實上沒有像很多球星那樣“踢而優則教”的里維拉,對義大利足球有著很深的瞭解。退役後他逐漸成為了一名資深的評論員,成為國會議員後,他提出了多項有關足球運動改革的議案,涉及青少年培養、聯賽體制、商業推廣等多個方面,朱球曾經就為他的眼光和睿智所折服。從效果上看,90年代開始法國和英格蘭足球的復甦,在很多方面的成功之處,就與里維拉的一些主張不謀而合。
……
第二天一大早,朱球就和里維拉議員一道,前往基吉宮總理官邸,拜會了貝盧斯科尼總理。里維拉曾經是老貝多年的朋友,但自從他涉足政治尤其是成為總理以後,政見不同的兩人關係曾一度緊張。
看到里維拉一大早與自己的兒子攜手來訪,“想象力”豐富的老貝也不免有些疑惑。不過,當他看到里維拉黑西裝裡面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