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太大。

朱球需要的,並不是這樣的評選,但是如果《世界足球》和法國《足球》真的能夠實現聯合的話?那樣不僅僅是兩大評選機構的聯合,更是兩種評選方式的良性融合,那種難得一見的“聯合體”效應馬上就體現出來了。

想到就做,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忙碌的蘭妮絲,也沒有放鬆處理這方面的事情,光是法國《足球》社總部就親自跑了不下十次,經過艱難的協商和討價還價,終於達成了合作意向。

不過,朱球沒想到的是,法國《足球》的高層在這方面比自己的“野心”還要大得多,一句“媒體應該團結起來”,頓時讓朱球茅塞頓開。

真是人以類聚、物以群分,在兩大權威評選機構的倡議下,歐洲各國一些權威的體育報刊,紛紛接受了這樣一個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的邀請,加入了聯合評選機構的陣營。

除了《世界足球》和《足球》兩個帶頭大哥外,《米蘭體育報》、《羅馬體育報》、《馬卡報》、《阿斯報》、《踢球者》、《鏡體育》等歐洲各路足球權威報刊也紛紛表示,決定加入全新出爐的“最佳”評選機構。

為了更好的運作和管理這項空前的評選活動,不僅原定的評選結果揭曉時間向後推遲了兩個月,而且,一個被暫時命名為“歐洲體育報業聯盟”的簡易機構,被推出來全權負責這項評選活動。

歐洲媒體的這一舉動,在足球圈引起了強烈反響,本來受到衝擊最大的國際足聯金球獎評選機構,卻意外的對此保持了沉默,不過,官方可以無動於衷,民間的力量可就沒那麼好相與了。

很快的,這個“聯盟”中,又多了來自日本、中國、巴西、阿根廷等國的新鮮力量,而歐洲的地域限制,也被“世界”所取代。

第3卷第351章 五大候選人

第3卷第351章五大候選人

……

全新的“世界最佳”評選,分成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由活動主辦方公佈不少於50人的候選人大名單,這樣一份龐大的名單,其目的在於,將過去一年中在各項賽事以及各國聯賽中,有著突出表現的球員,全部一網打盡!

活動第二階段,在大名單的範圍內,進行全方位的線下“海選”。經過前期的醞釀和準備,“海選”活動已經全面展開:

來自義大利、西班牙、英國、德國、法國等歐洲二十五國,以及亞洲和南美的100多家新聞媒體(不止是專業的體育媒體),根據各自心目中標準,投出了自己神聖的一票。

與此同時,世界範圍內的三十多個國家的球員工會,也積極加入了這一評選活動,他們投出的選票,被乘以了雙倍數,與專業媒體的投票遙相呼應。

這一階段的活動,由歐洲權威的統計與公證機構,進行全程監督,最後,在總共63名的候選人大名單中,五名球員的名字,從其中脫穎而出,進入了最後一個階段的角逐。

以往的評選活動。越到後面集中度越高,參與的人眾也越來越少,而這個全新推出的“世界最佳”評選。在進入到最後一個階段後,帶來的結果卻是參與人數的全面爆發!

最後的決定權掌握在球迷手中!

在最後入圍的五名候選人中,球迷們可以任意選擇其中的一位,透過100多家媒體公佈的任意一種評選方式,參與到最後的投票過程中來。

不得不說一下最後入圍的五大“候選人”:

在朱球想來,毫不覺得意外的,第二輪得票數最多的。便是來自米蘭的賴比瑞亞籍球星喬治*維阿,他的票數達到了驚人的36多票。幾乎佔據了第二輪總票數的三分之一。過去的一年,賴比瑞亞人的表現是驚人稱道,上半年幫助巴黎聖日爾曼,在法甲聯賽和歐洲冠軍盃上都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