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也都勸:“喝一口就行了!”

李中喝了一大口,大家陪著幹了一杯。

趙紅利說:“剛才一打岔給忘了,說到哪兒了?對,做房頂子,燙油做防水短期內比彩鋼頂子省錢,可長遠來算就費錢了。”

李中問道:“這個賬是怎麼算的?”

趙紅利說:“燙油做防水的缺點就是今年做了,可能過個三四年就會漏雨,還得再做,按平米算,您這個房子做一次大概需要三千多塊錢,兩次就是六七千,而做彩鋼頂子可能也就是六千塊錢左右。”

李中問道:“彩鋼頂子能保幾年?”

趙紅利回答:“用好點兒的料,至少能保十五年。”

趙雲飛說道:“讓我說就用彩鋼,我發現好多房子都燙了油了,過兩三年漏了雨,最後還得做彩鋼,等於花了雙份錢,不如直接做彩鋼。”

李中想了想,說:“行,就依雲飛說的,做彩鋼頂子。”

趙紅利說道:“既然定下來做彩鋼頂子,我還有一說……”

李中說:“沒事,有什麼說什麼,咱們大夥兒商量。”

趙紅利說道:“做彩鋼頂子,女兒牆要壘起來六七十公分,既然是這樣,那還不如把女兒牆壘高點,做好彩鋼頂子,您這房子就是個二層小樓。”

(科普一下:女兒牆是指建築物屋頂四周圍的矮牆,主要起到安全防護的作用,亦會在底處施作防水壓磚收頭,以避免防水層滲水、或是屋頂雨水漫流。女兒牆這個名稱的來歷,《辭源》裡是這麼說的,城牆上面呈凹凸形的小牆;“城上垣,曰睥睨,……亦曰女牆,言其卑小比之於城。”意思就是因為古代的女子,是卑小的,沒有地位的,所以就用來形容城牆上面呈凹凸形的小牆。

按照李漁的書中記載的,“女牆”則應是用來防止戶內婦人、少女與外界接觸的小牆。古時候的女子大多久鎖深閨,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屋頂小牆高不過肩,窺視牆外景色的時候能避免被人發現。

還有一個傳說,一個古代的瓦匠,忙於工作,不得不把年幼的女兒帶在左右,一日在屋頂砌築時,小女不慎墜屋身亡。匠人傷心欲絕,為了防止悲劇再次發生,之後就在屋頂砌築一圈矮牆,後來人們就起名“女兒牆”。)

趙紅利話音剛落,王瓦匠等人都贊同說這個方案好。

李中的神情有些為難,笑道:“要是能蓋兩層小樓當然好了,就是不知道這得多花多少錢才能蓋起來?”

老王瓦匠說道:“多花不了幾個錢,就是多拉兩車磚的事,我們幾個最多兩天就能壘起來。”

小王瓦匠也說:“現在蓋房子的基本都是兩層起步,離縣城近的村子,還有蓋三層、四層的呢,預備著拆遷,您現在蓋一層,將來要是再往上接的話,不但多費好多錢,還會多費好多事。”

二狗喝了兩瓶啤酒,此時舌頭有些大,說道:“對、對,乾脆一步到位,怎麼也是個折騰,折騰個二層小樓,瞅著心裡都痛快。”

李中明顯是有些猶豫,問道:“咱們現在這個地基能承受得了嗎?”

對於這方面趙紅利是權威,他擺手說道:“這個您不用擔心,就這基礎,這結構,地梁、圈樑、組合柱,什麼都不缺,別說是兩層,就算蓋三層都沒問題。”

李中聽到這兒,咬了咬牙,從牙縫裡擠出幾個字來:“成,聽人勸,吃飽飯,就蓋兩層。”

李嬸兒聽了,高興得眼淚都下來了,李蘭芳更是跳到炕上拍手轉圈兒笑著。

蓋小樓對於農村的普通家庭來說是大喜事――這個被大病打擊的家庭太需要這種振奮的情緒了。

李中笑道:“這可倒好,沒兩天的工夫,三間房變成四間房,四間房又直接變成兩層樓了!”

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