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後果也是會很嚴重滴。
明知道這些個士卒是奉命看守他們,不讓他們瞭解到其中的秘密,眾人也找不到一個很好的說辭走出駐地,最後只好極其鬱悶的返回到房中繼續休息。
頭一天晚間的宿營地距離瀋陽城只有六十餘里的距離,所以第二天上午李恪也並不著急啟程,而是到了接近中午時分,這才帶領著觀摩團,在一千親衛的護送下啟程前往瀋陽。
大約行駛了一個時辰,終於可以遠遠的看到大唐的軍隊正在忙碌的修建大營。
大營設在距離瀋陽城西北側十里的地點。當眾人剛剛接近大營的時候,就看到大營與瀋陽城之間的廣闊土地上的積雪是一片狼藉的景象,到處都是倒在地上的高句麗士卒的屍體、戰旗以及長短兵器。
一隊近兩千的大唐人馬,正在雪地上不緊不慢地收集著高句麗士卒遺留下來的武器物資。
觀摩團的眾人看後暗道:難怪遠遠地就看到大唐的軍營只有個雛形,原來是我們到來之前,這裡先發生了一場大戰。而且看這架勢像是大唐方面打了個大勝仗,不然也不會顯得這麼的悠閒。想到這裡,這些人不免有些失望,同時暗自罵高句麗的主帥無能。城下作戰,又是以逸待勞,居然都打成這麼個熊樣,這場仗也不用繼續打下去了,直接舉手投降算了,還能少丟一點人!
大唐的軍營與瀋陽城之間的這段距離內,此刻已經是一馬平川,就連一棵像樣點的樹木都看不到,站在軍營之內可以毫無阻隔的看到瀋陽城城牆如同一個巨大的怪獸般聳立在遠方。
黃昏時分,大唐的軍營終於在不緊不慢的狀態下建立完畢,這期間高句麗的軍隊再也沒有前來進行騷擾式的襲擊。就在觀摩團的成員們在暗自琢磨,為什麼大唐的軍隊在對方的城下紮營都不肯建立哨塔的時候,忽然間發現大唐軍營的四個方向,幾乎是同時的升起了十幾個巨大的球體。這些個巨大的球體一直上升到近五十丈的高度,這才固定在了那裡。這期間,觀摩團的成員們注意到,那些個巨大的球體下的籃子中居然還裝有大唐計程車卒。一些聰明的人立即便意識到了這些個奇怪的球體的用途——哨塔!如此奇怪的哨塔雖說非常的……觀摩團的成員們想了半天,腦海中呈現出了很多詞彙,最終還是隻能用——奇怪,兩個字去形容
之所以會用這兩個字,實在是因為這些人有些搞不明白:這個遼王殿下為什麼總是會製造出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兒來?不得不說這個奇怪的哨塔比起一般意義上的哨塔來講,要看得更遠。高瞻遠矚的道理這些人都是明白的。而且如此高的高度,再加上只是依靠幾條繩索聯絡著地面,使得敵方即便是想偷襲,都不可能有辦法爬的上去殺掉上面的哨兵。但是,是個人都能用腳趾頭看得出來,這東西的造價肯定會十分的昂貴,如果僅僅是為了保護哨兵的安全,似乎有些燒包……想了半天也只有這個詞更能體現觀摩團成員此刻的心情了。一定還有別人所不掌握的用處,否則的話絕對不會花費如此大的代價製造一個昂貴的哨塔。觀摩團的人現在已經養成了一個習慣,那就是一旦看到他們先前聞所未聞的物件,第一反應就是這東西肯定會用於戰爭,而且還都是非常強大的那一種。
一夜的時間很快就過去,當第二天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透過天空中的雲層,照射到大地上的時候,瀋陽城的大門伴隨著“吱吱呀呀”的響聲,緩緩地向內開啟。一隊隊盔甲鋥亮,手中所持的武器也是散發著寒光的高句麗士卒,邁著堅定的步伐整齊的走出瀋陽城,在西門外擺下了一箇中規中矩的方形防禦戰陣。
與此同時,大唐軍營也是營門大開,一隊隊的大唐士兵鬥志昂揚的闊步走出營門,在營門之前擺出了一個攻擊型的雁翎陣。
在震耳欲聾的戰鼓聲中,雙方的主將也出現在了各自的陣中。
高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