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指白馬城得手,已經使得位於一線邊境築壘地區的兩萬餘英軍第十七軍團的官兵們,後路完全被切斷(對於邊境地域的防禦工作,同時地處西北第一線的英軍第十七和第二十軍團有著嚴格的分工,即育空河以西歸第十七軍團負責,以東則由第二十軍團承擔)。只要正在沿著紅一騎兵軍所闖之路疾速前行的紅五軍倒著往回一卷,這兩萬多英軍就將被南北對進的曹偉人的紅五軍和曾天誥的紅二十七軍所形成的夾板,夾成童叟無欺的ròu餅子。

其次,英軍第十七軍團在白馬城內所積存的各類物資,尤其是糧草,雖然對於擔負著長期戍邊重任,且又擁有著三萬八千餘人的官兵,及數千各類隨軍人員的英軍第十七軍團來說,難免要有一種入不敷出之感,但對於輕騎疾進的紅一騎兵軍,這卻是一種巨大的收穫。

有了這些“白來的”糧草做接濟,紅一騎兵軍的將士們自然就免去了一時的後顧之憂,大可以繼續著他們那高歌猛進的態勢,製造和利用英軍的húnluàn,加速“暖流行動”的程序。

當然,譚紹光也更清楚接下來自己最應該做的是什麼。

為了最大程度地míhuò英軍,他下令已經在育空河以東對英軍第二十軍團完成突破的右路軍“二吳”兩部(紅七軍的吳定規,紅九軍的吳定彩),不僅要加快南進的步伐,更要拿出一副將要直搗加拿大中腹的宏大氣勢來。而為了能夠實現這個目的,他自己的美洲戰區總部,也將會大搖大擺地出現在右路軍的行列之中。

同時,譚紹光又下令給那支早就已經把眼睛瞄準了盤踞在溫哥華的英軍艦隊,摩拳擦掌了許久的紅海軍太平洋艦隊,依舊一如往常地巡遊在距離溫哥華島數百里外的太平洋之上,除去嚴打英方的各類運輸艦隻之外,儘量避免與英軍太平洋艦隊的主力碰面,繼續示弱於敵。

吳定規麾下的紅七軍,是在太平天國最高統帥部決定要以入朝參戰的,由潘起亮所帥的原紅七軍為基礎,編練出朝鮮的第四和第五兩軍團之後,又以紅七軍的番號,重新組建起來的一支年輕的部隊。

在眼下這支紅七軍的序列之中,除去不到三分之一個原紅七軍的軍部之外,各師團均是由地方部隊升級,再加上補充而來的大量新兵所組成。

儘管如此,在經過三年多的埋頭苦練之後,在吳定規這位擁有著豐富作戰經驗的原紅七軍老副軍長的帶領下,三萬多“年輕的紅七軍”的官兵們,卻為他們這支英勇的部隊,繼續增添了無數的光彩。

一八六九年三月三十一日,當右路叢集曹偉人的紅五軍已經大舉越過邊境,正在為紅一騎兵軍清理出一條南下通道的時候,左路叢集的吳定規不僅也指揮著紅七軍的將士們與吳定彩的紅九軍一起,開始了對當面英軍各個防禦要點的逐個清除,該軍的紅二十六師,還承擔起了一個更為光榮而艱鉅的任務:長途奔襲英軍第二十軍團的軍團部所在地——阿克拉維克城。

在各個友鄰部隊的緊密配合下,憑藉著自身平時練就的機智與果敢,紅二十六師以主力近六千將士,一路之上演繹出了眾多的傳奇故事,併成功越過重重險阻,跨過層層障礙,五天五夜的強行軍近四百里,突然出現在阿克拉維克城下。

紅二十六師的將士們雖然沒有遇上紅一騎兵軍在奪取白馬城時的那樣的好運氣,但由於前衛部隊的超人機敏,硬是忽悠了城內的守軍,頂著高懸在天空正中央的那明晃晃的太陽,大搖大擺地將馱在兩口騾子上十幾個炸yào包,送至了阿卡維拉克南城mén下。

當城內的英國守軍正在為“因紐特人(當地土著)”這種主動上mén的慰勞而感到歡欣鼓舞的之際,兩口騾子馱來的炸yào,就在剛剛被開啟了一條縫的阿克拉維克南mén的mén邊,轟然炸響。

紅二十六師殺進了阿克拉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