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晟率領五萬大軍長途奔襲,經過七天的急行軍,終於到達了白道。 大青山巍峨挺拔,地勢極其險要,歷來是軍事重要關隘,兵家必爭之地。"白道",顧名思義,就是白色的道路,因為這段距離百十里的,蜿蜒曲折的道路上的土,都是呈白灰色,故稱白道。。道路兩旁是鬱鬱蔥蔥之青山,唯道路獨白。 長孫晟率隊抵達之後,先是派人聯絡李淵所部,然後自己親自帶人四處檢視地形。李淵率領人馬,這時候剛剛進入大青山,兩天後接到長孫晟的信使,然後紮下營盤,帶了幾名侍衛,趕來和長孫晟相見。 兩人相見,熱情寒暄之後,長孫晟詢問李淵,”最近戰況如何?阿波可汗的主力現在什麼位置?” 李淵說道,“朔州一帶的突厥軍隊,大多數都是一些小股部隊,基本已經肅清,阿波可汗的主力部隊,在離此不到三百里的大青山北麓,長孫大人能及時趕來太好啦,突厥騎兵非常厲害,他們最擅長奔襲作戰,我正在發愁以後會越來越艱難,先生率領援軍相助,我們一定可以大敗阿波可汗。” 長孫晟說道,“如果過了大青山,進入廣袤的草原,一望無際,無險可守,對我們極為不利,突厥大部分都是騎兵,十分強悍,我們和他們正面衝殺,基本是沒有勝算的。” 李淵說到,“先生所言極是。” 長孫晟說道,“所以我們還是要依託大青山這道天然屏障,利用白道的險要地形,誘敵深入,咱們前後夾擊,對方在白道狹窄之處,騎兵無法突擊,優勢被完全遏制,我們利用有利地形,前後渡劫,兩側山上設伏,必可大敗阿波可汗,李淵將軍以為如何?” 李淵說道,“妙計啊,先生所言正合我意,但憑先生吩咐,李淵一定配合。” 長孫晟說道,“李淵將軍,此計若想成功,主要還看將軍如何將阿波可汗主力,誘進白道,只要他進得來,就休想輕易脫身。” 李淵說道,“那依先生之見呢?” 長孫晟說道,“你率領大隊人馬,立刻前去尋找阿波可汗的主力,和其交戰,只許敗,不許勝,誘使他的主力追擊,等你退入白道,一路西南盡頭,一路東北入口,咱們兩面夾擊,殺他個片甲不留。” 李淵說道,“太好啦,我回去之後,立刻拔寨啟程。” 長孫晟安排白道兩側的山上,埋伏了三萬人馬,並在山頂準備了大量的石塊和滾木,又將兩萬人馬,悄悄隱藏在白道入口處。 李淵返回之後,即刻率隊啟程,兩天後就出了大青山,又走了大半天的路程,在傍晚時分,前面的探馬來報,前方三十里外,發現阿波可汗主力的大營。 李淵命令隊伍,就地休整,夜色降臨之後,準備突襲阿波可汗的大營。 天黑之後,李淵率領人馬直衝阿波可汗大營。阿波可汗一時準備不足,被李淵兩萬大軍殺得大亂。好在阿波可汗作戰經驗也是十分豐富,一面派人率隊阻擋隋朝軍隊的攻擊,一面組織騎兵,衝殺李淵的人馬。 李淵見對方重新集結隊伍,戰鬥力飆升之後,立刻率領人馬回撤。阿波可汗一看李淵的人馬,陣型凌亂,軍心大亂,立刻率領全隊追殺,以報被偷襲之仇。 李淵帶著人馬且戰且退,為了誘敵深入,故意扮作大敗的跡象,刀矛器械,鑼鼓帳篷,丟棄的到處都是。阿波可汗一見,更加深信不疑,率領人馬全力追殺,想一舉全殲李淵的人馬。 李淵率隊潰敗進入大青山,快到白道入口處,兵分兩路,一路埋伏在白道入口處兩側的密林之中。一路則大部全是輕騎隊伍,舉著旗幟,在看到阿波可汗的大隊人馬之後,迅速大張旗鼓的進入到白道之中。 阿波可汗在馬上看得真切,不由哈哈大笑說道,“李淵其人,畢竟還是太年輕啊,逃跑鬥不知道地形的重要,他逃進這白道,簡直就是自尋死路啊,如果我們全速前進,在白道將其追上,他如何抵禦我們騎兵的衝擊?” 手下將士一聽,紛紛附和,大讚阿波可汗英明,嘲笑李淵的愚蠢。阿波可汗大聲下令,“突厥的勇士們,你們立功的時刻到啦,全速前進,追上隋朝軍隊,活捉李淵,衝啊!”阿波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