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風調雨順的好年頭呢!”

張恪心裡頭暗暗苦笑,老天爺才不會輕易放過可憐的百姓呢,這只是一個開頭,更糟的日子還在後面。

“鐵山叔,種水稻的主意我是不會改了,暖房育秧也是必須的,我們現在就要商量一個大傢伙都能接受的辦法!”

張恪突然眼前一亮,笑道:“暖房最大的一項花費就是燃料,只要能把這個費用降下來,一切都好辦了!”

“這,這怎麼降?”喬鐵山一頭霧水。

張恪頓時笑道:“鐵山叔,你別忘了,在鎮夷堡就有石炭場,只要挖出來,就不愁沒有燃料!”

“對!”喬鐵山眼前一亮,不過說得容易,可是挖煤也要人手,也要錢啊?

突然劉守玉激動地說道:“張大人,我們這些人都幹了一輩子活,不差力氣,我們願意去!”

幾個老農全都點頭,要真是能豐收,能填飽肚子,流再多的汗水都值得。

張恪笑著擺擺手:“不用,我們不是抓了那麼多白蓮教的俘虜嗎。就用他們去挖!燃料的錢至少能下降一半!”

看到了希望,大傢伙全都來了熱情,一起討論辦法。

最後張恪和大傢伙終於商量妥當一個方案,首先張恪把治下的戶口重新分配,十戶組成一甲,由小旗管理,五甲組成一里,由總旗管理,各個裡甲都歸屬到百戶千戶帳下。

張恪的編制和大明的編戶齊民差不多,可是實際上卻大不相同。張恪不再實行軍民一體的策略,他把練兵統兵的權力抽出,歸他一個人管理。

在收權的同時,張恪又賦予了裡甲一項更重要的職能,簡單地說,就是組織生產!

一個百姓沒法獨立建造暖房,可是十戶一百戶就大不一樣。每個裡甲統一建造暖房,統一育秧,所有的百姓都要義務出工。幫著幹活。

種地的時候,每一家從集中的暖房購買秧苗,可以採用賒購的方式,等到秋收償還。

張恪盤算了一下。集中起來,規模上來了,成本就下去了。煤礦不用花錢,再加上老百姓免費出工。一個暖房的花費絕對能控制在三兩銀子以下,差不多就能承受了!

“二弟,我。我有個想法!”鄧文通突然鼓足勇氣說道。

張恪頓時笑道:“姐夫,暢所欲言嗎,你有什麼主意就說吧!”

鄧文通微微低著頭,咬牙下定了決心,說道:“二弟,你不是說育秧只要二十天時間嗎,其餘的時間,是不是也能種些果蔬,好歹能貼補花銷!”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張恪突然朗聲大笑起來,鄧文通不明所以,臉一下子紅了。

“二弟,是不是我說錯了?”

“當然不是,我是笑姐夫你懂得算賬了!”

鄧文通一愣,隨即苦笑著搖搖頭,到了大清堡沒幾天,先是和商人談價錢,接著又是育秧種田。商賈農業,全都是他以前不屑一顧的東西,堂堂孔孟之徒,怎麼能談那麼粗鄙庸俗的事情!

可是真正接觸了,鄧文通才猛然驚醒,他不屑一顧的東西才是真正關係到百姓的生計,反倒是詩書教化,離著百姓太遠了!

想的是什麼啊!

鄧文通急忙晃晃頭,把離經叛道的念頭甩出去。

辦法商量妥當了,算算離著播種的時間不到一個月了,育秧就要二十天,全部種水稻是不可能了,張恪決定先種一萬畝實驗一番。

喬鐵山帶著老農們即刻整理暖房,製作苗床,另外還有人挑選稻種,進行催芽。與此同時,重新編戶齊民也在進行,當大傢伙聽說大人有妙策增加產量之後,全都欣然的接受了土地。

大清堡周圍,幾乎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張恪把大方向確定下來,反倒輕鬆了不少。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