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了親情。
果然人老成精,自那天后海氏給梓錦忙前忙後再也不嚷著累了,給梓錦準備的嫁妝都是撿著好的放進箱籠,就是給梓錦準備的嫁妝鋪子,還有田地莊子都是靠近京都的肥沃之地,鋪子也都是地段極好的。本來是準備了兩間鋪子兩個莊子,因為老太太那天的話,海氏心裡很是過意不去,又給梓錦添了一箇中等莊子,一個地段微微有點偏但是地面極大的鋪子,心裡這才覺得安穩了些。
姚謙看到嫁妝單子的時候很是愣了一下,原本還怕海氏心裡不樂意給梓錦的鋪子跟莊子都不是好的,沒想到不僅是好的,還多了數目,想著這麼多年自己給莫姨娘吳姨娘置辦莊子鋪子傍身,唯獨因為髮妻家裝豐厚沒給過她什麼,這時瞧著這單子心裡就不是滋味,“五丫頭這多出來的鋪子跟莊子哪裡能讓太太從自己的嫁妝裡貼補,雖說是嫡母這也委屈了你。”
海氏心裡正高興呢,就說道:“這不算什麼,五丫頭對我這個嫡母也是打心裡敬重,有什麼好玩好吃的最先想到的也是我,孝敬著呢,我心裡都知道的,如今成了郡主,添個莊子鋪子不算什麼。”14670974
姚謙頓時覺得自己的髮妻真是越活越令人心生敬重了,於是就道:“太太的東西只管留給傑哥兒還有月姐兒幾個,這莊子鋪子我給太太補上就是了,另外東大街上那間鋪子就給太太吧,。”
海氏愣了,這麼多年了姚謙第一次說給自己東西的,一時回不過神來,默默的發呆。
嫡母的私產只留給嫡子女本就是名正言順的,誰也不能說出個一二三四的,海氏本是覺得梓錦沒有從老太太那裡拿走那麼多的銀錢,自己心裡有些過意不去,想著補償下梓錦,畢竟就算是這樣還是自己佔便宜了,誰知道姚謙大手一揮又把她拿出來的鋪子跟莊子補上了,還另外給了海氏一間鋪子,那東大街的鋪子海氏是知道的,一年下來進項比她兩間鋪子還多呢。海氏不僅沒有賠本,反而賺了更多,於是明白了一個道理,當嫡母不能小氣啊,你看這不是賺回來了。
海氏這嫁妝準備的更有精神了,一百二十臺的嫁妝全都是實打實的物件。就連梓錦進門後要打賞的東西,都是專門準備了一個大大的箱籠。這裡面僅是裝賞錢的各色荷包就有一二百個,玻璃種的鐲子,蜜蠟手串,各色花樣的小銀裸子,還有一小匣子吉祥圖案的金裸子,還有各種質地,各色花紋的手帕,香囊,滿滿當當的堆滿了一個箱籠。
比起那些耀眼生輝的嫁妝,這些東西更是實打實的物件。梓錦剛進婆家,就少不了打點下人,打點關係,這些東西不需要很貴重的,但是一定需要精巧的,海氏給梓錦準備的物件都是極好的,拿出來打賞人絕對有臉面,對梓錦在婆家開啟局面很有幫助。可見海氏是真的上了心,不然的話只要體體面面的準備好嫁妝,這些個東西不去管誰也不能說出什麼來。
所以梓錦瞧見那一箱子東西的時候,心裡就格外的難受,她在古代生活了那麼多年,哪裡不知道這些東西的用處。吳姨娘看到後二話不說就去了海氏的院子裡,正正經經的給海氏磕了頭,吳姨娘本就是個老實的,雖然這輩子比上一輩子活泛了些,可是也不曾對海氏不敬,看到女兒的嫁妝後,越發打定了主意一定要好好的伺候海氏。
只是梓錦現在已經是郡主,吳姨娘的臉面也跟著水漲船高,海氏自然不會再讓吳姨娘立規矩,這些且是後話了。
中秋節熱熱鬧鬧的一家團聚,梓錦在孃家過得最後一箇中秋節,這天晚上頗有興致的聽著姚家大哥、二哥、三哥對詩比試,她就拿著筆一字一字的寫下來。梓錦雖然這一世有些不學/無術,但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