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帝正在飲酒作樂,不肯見他,說有什麼事要他看著辦就得了。但馬士英覺得事關重大,自己不敢擅自作主,非得見皇帝不可。弘光帝無法,只得別了群臣,懶懶散散地出來了。
弘光帝說:“馬愛卿見駕有何要事?快快道來。”
馬士英說:“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擊敗了賊寇李自成。”馬士英說後便觀察他的態度。
弘光帝說:“這倒是值得慶賀的事!”
馬士英見弘光帝並沒有意識到這其中的威脅,只得點撥他,“現在清兵入關,對我大明構成威脅,不知皇上有何旨意?”
弘光帝一聽,嚇得身體瑟瑟發抖,結結巴巴地說:“我能有什麼旨意呢?”
馬士英心裡覺得好笑,說:“若能拉攏吳三桂,我們與清兵抗衡之時,就不會顯得力量單薄了。”
弘光帝說:“可是,吳三桂是漢奸,我們怎去拉攏?再說我們去拉攏他,他未必會肯!”
馬士英暗歎,皇帝還沒有糊塗透頂。馬士英說:“吳三桂現在成了沒孃的鬼,而皇上您是大明天子,你給他一個封號,他未必就不想接受。”
弘光帝想了想說:“那你說給他一個什麼封號呢?”
馬士英心想:“什麼封號都可以,反正他又不可能跑到南京來。”他說:“臣看皇上就晉封吳三桂為薊國公吧!”
弘光帝說:“就依馬愛卿之意吧!”然後,他像突然想起了什麼似的,又對馬士英說:“僅僅封他個空號也不好,我看還得給他十萬石米,也表表朕的心意。”
馬士英心裡罵道:好個大方的皇帝!你一開口就是十萬,現在兵荒馬亂的,我到哪調攏十萬石糧食給他吳三桂?但他嘴裡卻說:“臣遵旨。”
弘光帝見事辦完,就要起身離去。
馬士英心裡一驚,自己差點忘了大事。於是立刻對弘光帝說:“臣還有一件大事要奏請皇上。”
弘光帝心想,這馬老頭怎如此囉嗦?什麼事你都給辦了不就得了,不然要你這個首輔幹什麼?弘光帝不耐煩地說:“馬愛卿有事快奏上來。”他的心裡還在記掛著那群風騷迷人的姬妾。
馬士英說:“現在我朝兵力全都部署去對付李賊了,倘若清兵南犯,我朝如何應付?請皇上明示。”
弘光帝嚇得一呆,戰戰兢兢地說:“若清兵南犯我朝,你道如何是好?”
馬士英心裡好笑,我本要問你,你倒反問起我來了。馬士英說:“臣以為,對於清兵,只可交,不可戰,因為我們的力量要用來對付李賊。”
弘光帝問:“我們的兵力既可對付李賊,為何卻不能對付清兵?”
馬士英說:“李賊毀我大明社稷,逼死崇禎帝,我朝與他仇深似海不共戴天。因此,我們的兵力自然要用來對付李賊了。”
弘光帝問:“可是清兵入關,也未必不想滅我明朝啊?”
馬士英說:“皇上英明。然臣以為:李賊,內賊也;清兵,外賊也。內賊對於外賊而言,對我們危害更大些。所以臣主張結清兵而抗李賊!”
弘光帝想了想,說:“馬愛卿言之有理,就依你言去辦吧!”
馬士英說:“可是,皇上,俗話說‘空手不進門’,我們跑到北京去求和,怎好空手去呢?”
弘光帝問:“那依馬愛卿之意,應該如何?”
馬士英說:“臣以為須派一使臣前去,攜帶黃金一千兩,白銀十萬兩。”
弘光帝搖搖頭說:“這樣未免使我大明被那清妖小看!你告訴那使臣,若清兵不答應,可發納白銀十萬兩,還可以割地給他。”
馬士英一聽,倒抽一口涼氣,但事已至此,卻無法更改。於是他向皇上辭別,走出宮來安排事項。
馬士英回到府上之後,為派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