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這狗官還是篤信五斗米道!”林易心中暗罵道,但見這趙廞臥房四周到處都貼滿了各式各樣的符籙,黃色紙帛上的筆畫屈曲、似字非字、似圖非圖的符號、圖形。此時佛道尚未在蜀中百姓中傳播,因此五斗米道在百姓之中完全佔據主導地位,況且這五斗米道最早就是從下層百姓之中流傳,一般百姓都信奉此道。但是直至後世東晉一朝,道家才在上層貴族之中流轉,想不到這趙廞堂堂益州刺史也十分篤信這五斗米道。

蜀中地區是道家最早傳播的地區之一,彭祖、張陵等道家始祖都在此學道成仙。五斗米道是早期道教派別之一。創始人張陵(34~156),沛國豐(今江蘇豐縣)人。東漢順帝時(126~144)入蜀,居鶴鳴山(今成都市大邑縣境)學道,並造作道書(或稱符書)以教百姓,倡言天人下降,授以正一盟威之道,以為人治病開始傳教,據稱‘百姓翕然奉事之以為師‘。他為了統率教民,設立二十四個傳教點,稱‘二十四治‘,以其中的陽平治(在今四川彭縣)、鹿堂治(在今四川綿竹)、鶴鳴治(在今成都市大邑)為傳教中心,因入道者需交納信米五斗,故俗稱‘五斗米道‘。又因創教之初,曾受巴蜀少數民族原始宗教的影響,巫術色彩濃厚,時人或稱‘米巫‘。

張魯政權覆亡後,巴蜀地區五斗米道曾有過短暫(三國時期)的沉寂。但大晉開國以後,又漸趨活躍。時至今日,這益州之民十之**還是多信奉五斗米道。

符籙是符和籙的合稱。指記錄於諸符間的天神名諱秘文,一般也書寫於黃色紙、帛上。五斗米道教徒聲稱,符籙是天神的文字,是傳達天神意旨的符信,用它可以召神劾鬼,降妖鎮魔,治病除災。

符籙術導源於巫覡,始見於東漢。早期道教承襲此術,五斗米道和太平道,就是以造作符書和以符水為人治病來吸引信徒建立組織的。此後符籙術一直是天師道、正一道的主要修習方術。東晉中期出現的上清派雖主存思,亦兼符籙;靈寶派更以符籙術為主。唐末宋初,天師道和上清、靈寶派分別以龍虎山、茅山、閣皂山為活動中心,形成著名的‘三山符籙‘。南宋金元之際,更在‘三山符籙‘基礎上,分衍出神霄、清微等眾多符籙派。可以說,宋元以前,符籙道法是道教的主流。金元之際,全真道內丹興起,但擅長符籙之正一道仍在南方與之鼎足而立。直至明清,重符籙的正一道和主內丹的全真道一直分統著道教。符籙術之發展史實與道教的歷史相始終。

道教符籙使用十分廣泛。有用於為人治病者:或丹書符籙於紙,燒化後溶於水中,讓病人飲下;或將符籙緘封,令病人佩帶。有用於驅鬼鎮邪者:或佩帶身上,或貼於寢門上。

有用於救災止害者:或將符籙投河堤潰決處以止水患,或書符召將以解除旱災等。至於道士作齋醮法事,更離不開符籙,或書符於章表,上奏天神;或用符召將請神,令其殺鬼;或用符關照冥府,鍊度亡魂。整個壇場內外,張貼、懸掛各式符籙。

符籙術的思想基礎是鬼神信仰,稱其有召神劾鬼、鎮魔降妖之功效者,自不可信,而用以治病偶爾稱有‘小驗‘者,也並非其驅逐了致病之‘鬼‘,可能別有原因。據推測,某些病本輕微的患者,因相信符籙,飲符水後,造成一種鬼已驅去、病已脫身的心理態勢。這類似於醫學上的心理療法,起作用的不是符籙本身,而是符籙所引發的積極心理狀態,促使人體調動防禦機制克服了疾病。另一種可能是氣功的作用。

如某些書符道士有很好的內煉工夫,書符時運氣於符上,以之治病,而產生一定療效。現代氣功已經證明能治某些疾病,這種以符載氣治病的方法,或許對某些病人有效。

當然這些都是現代人對符籙之術從科學的角度進行論證,但是這符籙術到底有沒有超出自然的力量,誰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