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像卓知安一樣,他當著遊氏的面向卓芳禮告嫡姐卓昭節的狀,只想著自己的委屈和對嫡姐的嫉妒,全然不想嫡母在旁,而他的嫡姐乃是嫡母親生骨肉且不得已的寄養在外十四年,至今方能歸還家族,正如遊氏所言,當時她聽著自己視同己出的庶子口口聲聲汙衊著自己的嫡親幼女時心上哪裡不也是被捅著刀?

以庶子比庶女,卓知安與卓絳孃的行徑一下子就相似了起來,這番話直入大夫人心裡去,當年為了卓絳娘操的心傷的心,幾乎是一下子就湧了出來,這世上,哪怕是親生父母,即使不盼著子女回報,卻也沒人會願意煞費苦心的為兒女,最後卻還要在心上挨幾刀,何況卓絳娘還不是大夫人生的,大夫人聽著遊氏強調的親生子女與旁人所出的子女,不禁想到若是自己的親生女兒卓昭艷‐‐確實那孩子不會犯這樣的糊塗,可卓昭艷從小到大也不是沒做錯過事情,然而那時候自己為她傷心的一哭,卓昭艷可不就是心疼得再也不敢犯了嗎?

母女連心‐‐原來自己辛辛苦苦這些年,到底也只是嫡母。

大夫人雖然沒有明說,看神色之間就已經透露出了傷心之色,按著大夫人的為人如今雖然不會對卓絳娘怎麼樣,但卓絳娘這一嫁到嶺南,天高水遠的,罅隙既生,還怕情份不淡下來嗎?

這也難怪,卓絳娘不是大夫人親生的,不怕鑿不出罅隙來,卓昭節卻是遊氏的親生愛女,遊氏為了女兒,怎麼也要斷掉卓絳娘將來再回孃家的路,也是卓絳娘自己糊塗,在大房裡大夫人肯忍她護她,四房憑什麼會讓著她?遊氏和卓芳禮都是護短的人,既然做了逼迫卓絳娘出閣的事情,哪裡還肯給她任何後路。

到底也不過是個庶女,又是卓絳娘有錯在前,卓芳純也不想為了她傷了自己與卓芳禮的兄弟情份,尤其之前敏平侯預設了自己病倒乃是被卓芳涯所氣,卓芳純對自己&ldo;誤會&rdo;了胞弟一直感到愧疚,就更不會為了庶女出頭了。

話說到這裡,卓絳孃的前途也就定了。

大夫人究竟念及多年的情份,給她收拾了比正常侯門庶女出閣更豐厚的陪嫁,中間自然不乏大夫人自己私房的補貼。

為了給卓絳娘被嬸母趕出家門圓場子,大夫人又讓人散播話說是敏平侯如今病著,所以打算讓孫女成婚也能夠沖喜‐‐這雖然是誰都看得出來的藉口,但外頭只道卓家看局勢不好,打算把女孩子都先嫁出門去避禍,免得將來被孃家拖累,卓家現在都這個樣子了,敏平侯病情未愈,身上的官職一個都沒剩,諸子孫不是虛職就是外放‐‐外放最高也不過是個太守,與如今得意的幾位有私仇卻沒了利益的衝突,都是做大事的人,場面上好歹也要留些體面,免得為了些許意氣留個惡名,反倒影響了自己的前程,總歸聖人和真定郡王都是器量大的,再說就算是器量小的人也沒人喜歡和同樣心胸狹隘之人打交道。

是以長安坊間對這次卓家嫁女都沒說什麼,有幾家留守長安的下人派人去翠微山裡問了主人的意思,還送了份禮來。

七月初的時候,卓絳娘就這麼被匆匆嫁出門,馮實在長安臨時租賃了座宅子娶了妻,跟著就得了岳家的意思早點領卓絳娘回家鄉去,最好這輩子都不要到長安來了,這情況也知道卓絳娘是在孃家惹了事情,往後要指望侯府什麼是很難的,但馮家在嶺南也就是一戶尋常的富紳,他送來趕考的堂弟考取的指望也不很大,何況長安和嶺南極遠,把身邊人管好了,帶著卓絳娘回去,那邊只道他交了大運,續弦居然能夠續得侯府的娘子,還是要襲爵的大房之女,至於說卓絳娘在孃家的地位,再不得寵,怎麼說也比馮家高貴多了,對馮實來說這門親事還是很劃得來的。

所以得了這個意思後,馮實陪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