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室的人,去了隴北,李晶晶看在何冬的份上,也就會給胡然浩瞧病。

何敬蓮喜出望外,道:“好。那就這樣定了。”

何敬蓉笑道:“我沒想到會有這樣的好事。”

次日兩姐妹就去了宮裡,由慕容英、鄧芸當了見證人,並且寫了契約。

胡然浩就這樣成為了何敬蓉的兒子,改名字成了何然浩。

胡賢妃直罵何敬蓮傻,以後老了肯定會後悔。

何敬蓮搖頭道:“母妃,我這回流了產,下回就不會了。我這麼年青,以後能生許多的兒女。我不會後悔。”

何冬雖說沒有讓何然浩入族譜,但是冊封他為正六品下的承議郎,以後每個月都有朝廷的俸祿。

何敬蓉對此非常感恩。她收拾好行李,帶著何然浩坐著馬車去了隴北。

時光飛逝,轉眼便到了八月初,定朝三年一屆的科考會試未因天水大地震、多地水災取消,而是如期進行。

這一年考生雲集了來自各地甚至幾年前剛納入定朝疆土土地城府的舉人,還有幾百年家族推薦名聲好小些威望的子弟。

李雲霄做為春季長安府試的第一名兼準八駙馬,洪志遠做為湖南道的第一名,狄玉敏、白凡鵬及鄧族的三名子弟做為大家族推薦的小名士,都成為奪魁的熱門人物。

------題外話------

之前有說過,工作非常繁忙累得很,這幾天少更點,請親們體諒。

本月倒數第3天,看在我在這麼忙的情況下,還努力保持天天更新的份上,親們把所有的票投給本文。謝!

章節、10 眾俊才定親事 沙土種馬鈴薯豐收

張榜的那天,李王府的門奴將早就備好的鞭炮抬到了大門前,只等著官差敲鑼打鼓來報喜就放響。

大概辰時末,喜訊從宮裡傳來了,李雲霄得了會試第一。

不到半個時辰,李王府收到了官差送來的喜報,鞭炮齊響,全府上下熱鬧非凡。

上次科考李去病在會試考了第二名,這次李雲霄的名次比他考的好,離殿試考取狀元又近了一步。

何義揚下了朝帶著何義珏騎馬趕到李王府,祝賀李雲霄。

此次何義揚仍是以慕容揚的身份參加會試,遺憾的是得了第六十七名,不能進入殿試了。

他對於這個名次很不滿意,認為丟了兩位師父李炳與狄玉傑的臉。

李家人安慰他,在國事那麼繁忙的情況之下,還能在本朝幾千名舉人當中考進前百名,已是非常不易。

少時,眾位少年看榜之後,齊聚李王府。

洪志遠問道:“太子,今個早朝可有什麼大事?”

何義揚有些自豪的道:“朝廷給了隴北十四個進士的名額,給了我三叔、海哥哥封地四個名額,又給了北地六個名額,今年的進士比往屆整整多出二十四人。”

眾人驚呼道:“陛下英明!”“本界考生真是有福了,一下子多出二十四個名額。”

何義揚鼓勵道:“你們幾個都比我強,考入了前五十。殿試就在三日後進行,會試前五十名者參加。祝你們發揮正常,包攬前三甲!”

李雲霄跟眾位少年道:“如今除去北地,我妹妹、妹夫所在的隴北也需要有能力的官員,你們要是遇到品德辦事能力皆好的新科進士,就說服他們到隴北去做官。”

牛浩星揚眉道:“隴北給官員的俸祿、待遇比北地強多了,我看這屆會有不少進士願意去隴北跟咱們做伴。”

三日之後,決定本屆前五十名進士命運的殿試在宣政殿大殿進行。

何冬因著玉門大捷心極很好,又見到這麼多的少年俊傑,跟上界一樣,一甲點了六人。

李雲霄與洪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