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在初時為了他皇位的鞏固勞心勞力,本該感激的,卻因她對孃家的偏袒帶來的一串問題磨去了好感。如今人死了,母子天性又發了出來,很是難過了一陣。

王太后的喪事辦完,恰是張騫自月氏還,帶來了西域的風土人情,以及匈奴與西域各方勢力的分佈情況。

新一輪的佈置又開始了,劉徹自此確信了匈奴各部平日各自為戰的狀態。整個大漢朝的國家機器圍繞著新的戰略方針運轉。大戰當前,韓嫣自不能明著表現出退避之意,只得暗下再向劉徹進言,卻得到劉徹一句:“再戰一場。”只能回去準備了。最後一場吧,再戰,打是打順了手,總是心中難安,一旦有了退意,便不想再拼死拼活了,暗中告誡自己——站好最後一班崗就好。

漢廷在緊鑼密鼓地佈置,匈奴也沒有停手,元朔三年的行動漢軍並沒的立即反擊,匈奴嚐到了甜頭,不免再想南下,於是,元朔四年又到了代、定襄、上郡來打草谷了。此時王太后喪期已過,劉徹再也不想忍了。

元朔五年的春天的大旱,沒能攔住漢軍北上的腳步。定了韓嫣與衛青為兩路主率,下各轄四將軍,分路出塞。

送走隊伍,劉徹站在巨大的輿地圖前暗自思量,衛青、韓嫣須得分兵,否則,以兩人資格,衛青必屬韓嫣之下,待到韓嫣退位,而軍校未成之時,衛青就是韓嫣天然的接班人,底下的將校必集其門下,再要拆開來就要費事了,不如先分了一半去。韓嫣回家上表請退的時候,才不至於天下將校幾集於一門。李廣似乎不適合遠戰,守城倒是在行。公孫賀、公孫敖,跟著衛青正好,這樣韓嫣手下就能多兩個不是親衛家的名額……還有什麼?

韓說,唔,讓他隨著阿嫣再戰這一場吧。這場回來,我不說,阿嫣怕是也要讓他藉口退下吧?——兄去弟隨,阿嫣若退而阿說不退,阿嫣的軍中部屬怕會追隨阿說吧?阿嫣,再讓我看看你到底會怎麼做……

衛青是個老實人,只是太老實也太實在了,行軍打仗似乎佔去了他所有的智慧,其他的事情竟是全由著家人擺佈了,二十六了吧?沒有正妻也不覺得奇怪麼?你兒子都生了好幾個了,家裡還沒有主事的。你真不知道你姐姐們打的什麼主意?你議婚都議了幾年了?你到底想娶個什麼樣的妻子,自己心裡沒數麼?

————————————————————————————————

戰事挺順利的,韓嫣覺得自己這輩子打仗好像都在揀便宜,先是揀了李廣的便宜在人家苦戰吸引注意力的時候搗亂建功,然後是乘著衛青戰蘢城的時候繞到單于庭,現在,知道對手是右賢王的時候,又要抄右賢王的退路。真是開了作弊器= =!

然而,這一仗就是開了作弊器,他也非贏不可,點著手下將領、校尉的名單,幾乎都是新人,或者是從未立功之人,而衛青手下用的是沙場老兵,看起來是衛青很得劉徹照顧,其實,劉徹是不想把軍中新勢力放到衛青手上。

衛氏之盛,是因其軍功。劉徹真的那麼信任他麼?是不得不信任吧?除了霍去病,武帝朝再找不出一個能夠替代衛青的人了,不是劉徹不願,不是劉徹不敢,也不是劉徹不忍,是真的沒有這樣的人。每次出塞,劉徹都是兵分幾路,這裡面固然有軍事戰略的必需,更多的,是希望軍中不要出現一個權力中心。數次分兵,幾路的將軍裡,劉徹不是沒想過要提拔一些能獨當一面的,卻是比不過衛青,戰功沒他多、損失比他大、用人還老出岔子,只能作罷。如果有了另一種方式,劉徹,當然會想用。

看到被捆了個結實的右賢王,韓嫣終於鬆了一口氣,不管怎麼說,有這麼個大活人,這回算是能交差了。

回城的慶典,也比以前大不了多少,衛青斬獲數比韓嫣要多,韓嫣卻抓了右賢王這個大彩頭,兩下持平,各自益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