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個偉大的國家,中美兩國的友好合作,符合我們兩國的共同利益。我們希望有更多像霍克先生這樣的友好人士,能為中美關係架起友誼的橋樑。”
徐書記說話不徐不急,聲音渾厚,極富穿透力。他握著霍克的手,另一隻手也搭了上去,用力地搖了一搖。
快門聲再次連續響起。
可憐霍克不過是一個破產計算機公司的二流銷售人員,哪裡見過這種排場,耳朵裡聽著郭逸銘快速的翻譯,額頭上,滲出一圈汗水。他就是來中國淘金的,中美友誼關他屁事!
他當然知道不能這麼說,急中生智,憋出幾句話:“中國是一個美麗的國家,中國人民也是一個熱情好客的民族,這些天,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國人民的友好,對此深感謝意。”
郭逸銘快速翻譯:“霍克先生說,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人民勤勞勇敢聰明,自古以來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和科技,四大發明對世界文明的促進作用有目共睹。能夠有幸來到絲綢之國的故土來,並受到熱情接待,是我的榮幸。我非常期盼這次與貴方的合作,能結出累累碩果。科技無國界,如果貴我雙方能攜手合作,必將創造出更加美好的未來。”
徐書記對他的回答很是滿意,微笑著點點頭,與霍克攜手走向首席。
坐下,他轉過頭,低聲問隨行翻譯:“剛才那外國老頭只說了兩句,他的翻譯怎麼翻了一長串?他真是這麼說的?”
翻譯貼著他的耳邊,將霍克真實的原話說給他聽。
徐書記啞然失笑,他說呢,一個只知賺錢的資本家,怎麼會說出如此圓滑的套話來。他對郭逸銘的膽子很是佩服,輕輕問身後秘書:“這小夥子這樣篡改老闆原話,不會被責怪吧?待會兒你提醒一下他,讓他不要太積極,以免影響老闆對他的看法。這是我們和這家美國公司打交道,最好的溝通渠道。”
透過這段時間的觀察,郭逸銘是一個愛國華僑,為國內掌握這家美國公司的底牌做出了積極貢獻。透過他的努力,國內才正確瞭解到這家公司手握的幾項科技專利,可能會對國內科技發展,帶來的巨大價值,才有了這場酒宴。
他不希望郭逸銘太過表現主動,讓霍克察覺他在損害公司利益,從而將他調回美國。
對待朋友,我們從來是赤誠以待,決不會讓好朋友吃虧!
吩咐過秘書,他在眾人矚目下,手捧著秘書寫好的稿子,開始今天酒宴致祝酒辭。祝酒辭很長,回顧了中美友誼,從抗日戰爭時期,美國援華、駝峰航線說起,追憶過去,拊舊思今,展望未來,一篇稿子寫得花團錦簇,引用了多處古今典故。
這篇祝酒辭,翻得郭逸銘直翻白眼。這裡面太多的歷史成語了,就中文來說,是一片非常出色的文章,但對翻譯來說,簡直是不可完成的任務。他只能按其隱喻,乾巴巴地加以直白翻譯,可惜一篇好文章,俏眼扮給瞎子看,一點作用沒起到。
徐書記祝酒詞完畢,霍克也起身,從懷裡掏出一張紙,這是他和郭逸銘反覆推敲後寫出來的,也是聲情並茂地照稿宣讀起來。
徐書記一面聽身後的翻譯,一面連連點頭,笑容不減,對霍克的致酒詞很是滿意。
酒宴正式開始。
今天的酒宴,所有人都顯得文質彬彬,沒有人倨案大嚼。席上還是以中餐為主,但也擺上了紅酒。大家時而舉杯,不過再沒有硬性勸酒,輕吟淺酌,談笑風生。
但令郭逸銘意外的是,席間徐書記一直在和霍克交談,卻還是沒有一句話步入正題。霍克也覺得有些不對勁,在今天赴宴之前,他們倆還在客房內商量了很久,對如何與中方合作,並將問題引向深入,引導對方主動說出合作投資的話,他們又如何欲擒故縱,搏得更大利益準備了許多。
可事情的發展,怎麼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