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因為世界上沒有哪一個民族能夠像他們一樣。彷彿只是為為戰鬥而生的。無論是在俄瑞的北方戰爭中,還是亞速海遠征、克里米亞遠征、波斯遠征,兩次俄波戰爭以及六次的俄土戰爭中,不僅都有著哥薩克騎兵那所向披靡的身影,而且這支用血肉之軀鑄就的鋼鐵之師,還總是在最關鍵的戰役中贏得關鍵xìng的勝利,用他們的鮮血、生命、勇敢和智慧,為自己贏得了種種至高無上的榮譽。

哥薩克不是dú lì的民族,卻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徵與民族個xìng;

哥薩克不是正式的軍隊,卻有著比正規軍更強的戰鬥力;

哥薩克不是一個國家。卻進行著拓展國家版圖的瘋狂的領土擴張;

哥薩克的歷史不長,卻創造了遠比自身歷史驕傲千百倍的輝煌。

當然。哥薩克們也是有著不少的毛病的。

以今朝有酒今朝醉為生活第一準則的哥薩克們,不僅擁有著粗獷強悍和嗜酒如命的所謂崇尚zì yóu的強盜般的天然特xìng,同時還有著一個最大的缺陷,那就是作為一個從來沒有過任何歸屬感的流浪群體,他們缺少了對國家的認同感。

於是,有nǎi便是娘,也就成了哥薩克們永遠難以改掉的一種特xìng。

於是,哥薩克們可以成為任何人用作征戰的僱傭兵,只要你能叫他懼怕你,或是能從你那裡得到更多的利益。

因為他們需要的只是戰爭,不管交戰的雙方是對是錯,也跟不管到底是為了誰,只要是戰爭,他們就都樂此不疲,似乎只有戰爭才是他們的榮譽,而不能打仗,那才是他們的真正悲傷。

亞歷山大二世閣下自然也不會忘記這些勇猛兇悍的哥薩克們。

當然,亞歷山大二世閣下也不會忽略了哥薩克們的這種喜歡“傍大款”的秉xìng。

因此,在對他的軍隊進行現代化改革的程序當中,亞歷山大二世雖然積極支援各地的哥薩克們相繼建立起來了一所所士官學校,用以培養專業化的哥薩克軍事人才,還學著中國朋友那邊兒的習慣,極其隆重地為頓河哥薩克的第一所軍校“哥薩克士官學校”親自題寫了學校的匾額,並且相當大方地點頭同意哥薩克們將他們原有的四十個團的編制,擴充至了十個軍團,使得哥薩克們所擁有的全部武裝力量一下子翻了一番還拐彎。而到了一八六九年的年底,哥薩克們所得到的實際編制更是已經達到了十五個軍團的頂峰狀態。

但是,到了真正提供裝備的時候,哥薩克們卻成了一群后娘養的孩子。

自俄軍換裝伊始亞歷山大二世閣下就已經允諾給哥薩克們的新式步槍,近十年的時間裡一直遲遲難以到位。直到去年,才勉強給五個軍團的哥薩克們更換上了太平天國產的新式步槍,當然,亞歷山大二世閣下之所以會又如此地大方了一回,完全是因為他需要這五個軍團的哥薩克們去波蘭前線為他賣命。

現在的亞歷山大二世其實很明白,所謂的全民皆兵,不過只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宣傳而已。要是指望著一群平rì裡苦哈哈的老百姓們就能將國家的安全搞定,那也根本沒有必要花費大筆大筆的金錢去養兵了。

所以,亞歷山大二世閣下把他的的真正賭注,已經全部都壓在了他手中還擁有的那十個能征慣戰的哥薩克騎兵軍團之上。

當然,亞歷山大二世閣下絕不會糊塗到僅僅想以這十個軍團的哥薩克,就能夠去戰勝強大的太平天**隊。他的目的很明確,即希望英勇的哥薩克們能夠發揚他們五十多年前在抗擊拿破崙的法蘭西入侵軍時的頑強和無畏jīng神,盡最大可能地抵擋住太平天**隊的前進腳步。

與亞歷山大二世閣下差不多,作為此番承擔著為大軍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重任的太平天國紅軍的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