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說,這才是真正的報應!

與曹姓地主曾經飲血酒盟了誓的幾個土豪中,僅有一個僥倖逃脫者,因為頭天他家中當初死活不願意搬進曹家寨子裡去的老子重病,他連夜出曹家寨趕回家去探視老子。訊息傳來,曹家寨子的下場,嚇得他連續好多天做噩夢。碰到活閻王了,這樣的懲罰,不怕才叫怪。

不用工作隊再找上門來,他自己卻是主動找到了工作隊,減租減息也好,開倉賑糧也罷,總比腦袋沒了好。曹姓地主就是榜樣,百頃的土地,一囤囤地存糧,到了還不是啥也沒有剩下。原來漢奸真是當不得的哩。

因為盡孝而偶然保全了自己一門大小的性命,據說他為此開始天天的燒香禮佛,虔誠至極,嘴裡還總愛念叨什麼。至於唸叨的到底是什麼,別人不知道,只是知道他後來變得相當的乖了,是個十足的大孝子。別人對老人,是生前不盡孝,死後哭翻天,把一張所謂的“大孝子”嘴臉腆出去給大家看看作罷,他不一樣,他是真孝。

據說,好一段時間,他不怎麼喜歡出門了。又過了一段時間,他在自己的大宅子裡辦起了私塾,說是私塾,村子裡的孩子們來了,一般他是不收錢的,不僅不收錢,還額外管飯。再後來,鄒縣光復,慢慢曹家寨也有了自己的新式小學堂,他就不教書了。好像是給鎮子上的合作社記帳去了。

還據說好幾年以後,有人在讀縣裡出版的報紙的時候,曾經讀到過一篇叫做《孝道為先》的文章,文章從對長輩盡孝,論述到到為天下盡忠,頗有內涵。這篇文章後來還被不少的大報紙轉載過,全鄒縣的人都為此津津樂道。

儘管作者用的不是真名,也沒有留下聯絡地址,縣報的編輯部為了發放應給的稿費還頗費了一番的腦筋。可熟悉的人都說這篇文章的風格,倒是很像是他平時說話的口氣。

具體是不是,後來也沒有人去過分地考證,因為“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歌頌她的也並不止就是他一個。

多少年以後,天朝一年一度評選出的全國十大孝道兒女中,還出現過他的後代的名字。

這就是教育的偉大作用!

還是要說的是,像曹姓地主這樣的漢奸土頑,在魯西南、豫東、豫南絕對不會就是一個。但是,可以肯定地告訴大家,他們的下場卻都是絕對的一樣。

遊擊縱隊來的快,出手狠,走的也快。不想和人民為敵,那你就早早的退出戰場,自己拆掉或是自動退出一個個的土圍子,投降,或著老老實實地滾回家該幹什麼幹什麼去。要是非等到交上了手,才裝做一副幡然悔悟的樣子,那可就沒用了,你就是把腸子都悔青了,那也只有你自己知道。反正你在紅軍的面前,無論再想說什麼都是晚的了,沒有人願意聽,更沒有人願意信,這不是不給你生存的機會,是給了你,你自己不願意要不是。

戰爭是無情的,階級之間的矛盾更是無可調和的。誰都不願意去殺人,但是,只有用紅色恐怖去對待那些白色的恐怖,大多數的人民才能長久地安居樂業。信不信由你。

………【第一九七章李鴻章的眼睛忽然一亮,他……】………

豫東、豫南、魯西南各府縣的官兵不敢擅出城池半步,而城外早已沒有了他們的什麼團練,殘餘的團練和官兵一樣,只能龜縮在一起,到處湧現出來的都是一支支為保田而戰的農軍。

魯豫皖遊擊縱隊從不足萬人,一下擴充到了將近五萬,如果要是再算上他們發動起來的農軍,整個的數目絕對不會下二十萬。這是多麼強大的力量。

沒錢發放軍餉,更無法徵兵擴軍,而在黃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區,滿清那些地方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