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會反對的也就是這不到三萬人,這中間除了個別守舊的封建省長,其他人的力量簡直可以忽略不計。

好了,言歸正傳,腓特烈國王您現在還認為我們需要花上三五年的時間才能解決改革引發的國內動亂嗎?我們的政府經過精密測算,憑目前的實力,頂多也就是半年,或者說我的女皇陛下只會給他們半年的時間

而半年您又能獲得什麼?佔據的領地還沒能有所產出,人們的敵對情緒也未曾消退,對於一片以武力奪取的土地而言,半年實在是太短太短。

我現在是教會承認的、名正言順的波蘭國王,如果您的部隊今天想進入華沙,那沒問題,我立刻退讓。您甚至可以軟禁我,視我為戰俘。如此一來,半年之後我的女皇陛下也就可以藉著支援波蘭人民復國的口號再讓您的人退回老家去。這一來一回您會損失多少?我恐怕就不僅僅是戰爭和軍隊了,國王陛下。”

尼爾的話半真半假,虛虛實實,腓特烈國王當然無從得知他所謂的精密測算出的半年時間到底有多少準確性,但是他此時也不得不思考若真是隻有半年,甚至是一年,自己此行恐怕只能是竹籃打水。

到時候恐怕不僅僅是沒能在波蘭獲取領地利益,反倒會得罪他最大的靠山和盟友沙俄帝國冷汗從他的鬢角流下,而對面即將成為戰俘的尼爾*奧古斯特卻悠然自得的很。

腓特烈國王陷入了進退兩難之地:進,他害怕來自聖彼得堡的報復;而退,到嘴的肥肉輕易放棄也確實不捨。

吃?還是不吃?這是個難以決斷的問題。

尼爾望著遠處田野中金燦燦的油菜花,長長的嘆了口氣:“算了,這樣吧,我知道僅憑我的幾句話就令您退兵回國那是不現實的。那麼我們不如就來打個賭,看我的女皇陛下究竟能不能在預定的時間內解決國內的紛爭?

您的部隊不如就駐紮在華沙郊區馬佳夫舍地區,哪兒很適合規劃為工業園區。如此一來,您的十萬大軍也就有事做了:可以先行平整土地蓋廠房。

我們波蘭人負責供應您部隊的糧草,等到半年後,若是女皇陛下還陷入內部事務無暇西顧,那麼您正好可以佔據馬佳夫舍開廠立刻投產,而我們波蘭人半年的糧食供給就算是賠給您的賭注。

但若是女皇陛下騰出了手,馬佳夫舍的廠房就算送給我的禮物好了,您大可以帶著您的部隊返道回鄉,我想女皇陛下也不會對您這樣為鄰居搞建設的好國王有什麼壞印象的。”

尼爾的話聽得腓特烈國王目瞪口呆,國務紛爭也可以這麼處理的嗎?打賭?上帝啊……不過說到底他的賭注還真不賴。於他腓特烈而言並無損失,他的部隊不撤離還有穩定的糧草供應,只要小心防範波蘭人在糧食上做手腳,這相當於給自己在幹活。而若是真像他說的,半年後沙俄的女皇就會揮兵西進,那時候也起碼有個冠冕堂皇的藉口撤離,損失也不會太大。

於是,考慮了兩天之後,第三天,雙方在華沙城下“簽訂”了舉世聞名的“華沙條約”:波蘭奧古斯特三世政府宣佈將馬佳夫舍租賃給普魯士腓特烈國王及其軍隊暫住,為期半年,半年後普方有權解除租約,租賃對價為該地區的建築工程專案……

古怪的“華沙條約”令波蘭和普魯士雙方的廷臣都瞪大了眼睛,負責簽署條約的兩國外長雙手顫抖著遲遲不敢落筆,他們都以為這條約是不是哪裡搞錯了?

普魯士的軍隊遠道而來就是為了短期旅行的?在別國的領地上“租賃”半年的時間,還要為人家打工?從波蘭方說也是非常詭異,將最靠近首付的地區“租賃”給普魯士人蓋房子?到期時為啥解約權又是歸腓特烈國王呢?

真是令人不可思議啊

當“華沙條約”的內容流露到歐洲國家時,歐洲的君主們也都覺得匪夷所思。若非締約雙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