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都在這裡,不要笑話,我老豬本來有三十六般變化,若變輕巧華麗的東西,著實是變不了。但若是變山,變樹,變石塊,變土墩,變大象、野豬、水牛、駱駝,真的全會。只是身體變得大,肚腸也越大,必須是吃得飽了,才好做事!”
“有東西!有東西!我們都帶得有乾糧果品,燒餅饃饃在這裡。原本是要在開新路時用,現在都拿出來給爺爺享用,我們再派人回去做飯送過來。”
眾莊人說著,都去把乾糧果餅拿了過來。豬八戒脫了皂直裰,對眾人笑道:”別笑話,看老豬幹這場臭功!”
第三百六十五章 《眼力》
有談紅樓吃食,金瓶吃食的,也有張愛家的相府老太太,“讀<儒林外史>就讀個吃”,今天說說<西遊記>裡的吃吧:)
西遊記裡記述的吃食,首先,都是素的,就連老豬在高老莊作人女婿,也還不敢吃葷,他自個兒說的:“我本是觀世音菩薩勸善,受了他的戒行,這裡持齋把素,教我跟隨那取經人往西天拜佛求經,將功折罪,還得正果。”——我只是不懂,持齋把素,倒能作人女婿的,這個菩薩倒不管的。
其次,這些吃食多半兒都是化緣兒化來的,大部分樸素得緊,象這個:
卻說八戒託著缽盂,只奔山南坡下,忽見山凹之間,有一座草舍人家。好呆子,捻著訣,念個咒,把身搖了七八搖,變作一個食癆病黃胖和尚,口裡哼哼噴噴的,挨近門前,叫道:“施主,廚中有剩飯,路上有飢人。貧僧是東土來往西天取經的,我師父在路飢渴了,家中有鍋巴冷飯,千萬化些兒救口。”
原來那家子男人不在,都去插秧種穀去了,只有兩個女人在家,正才煮了午飯,盛起兩盆,卻收拾送下田,鍋裡還有些飯與鍋巴,未曾盛了。那女人見他這等病容,卻又說東土往西天去的話,只恐他是病昏了胡說,又怕跌倒,死在門首,只得哄哄翕翕,將些剩飯鍋巴,滿滿的與了一缽。
若遇得到下面這個,就是盛饌了,這是在五莊觀的一餐,仙傢伙食,不過似乎也沒甚稀奇:
二童忙取小菜,卻是些醬瓜、醬茄、糟蘿蔔、醋豆角、醃窩蕖、綽芥菜,共排了七八碟兒,與師徒們吃飯;又提一壺好茶,兩個茶鍾,伺候左右。
<西遊記>裡最餓的人是八戒,我看著他在去西天取經的路上,幾乎從來沒有真正吃飽過,永遠處在半飢餓的狀態,吃起飯來,他從來來不及細嚼嚼,都是整個兒地吞下去,吃完總是還要,——不過雖然如此,因為他只吃素,使我無法產生油光肉沫滿嘴的噁心想象,故此也就並不覺得他的吃相難看,我對他只有同情,同情這種真誠的飢餓。
所以看到他攢了私房錢不捨得吃,就特別地氣孫猴子還詐他的銀子玩兒,有時八戒給師父遞小話兒,折騰孫猴子,雖然是八戒不對,我倒覺得孫猴子也有點兒活該:
八戒道:“可憐,可憐!我自做了和尚,到如今,有些善信的人家齋僧,見我食腸大,襯錢比他們略多些兒,我拿了攢在這裡,零零碎碎有五錢銀子,因不好收拾,前者到城中,央了個銀匠煎在一處,他又沒天理,偷了我幾分,只得四錢六分一塊兒,嘴臉!這是甚麼私房!都是牙齒上刮下來的,我不捨得買了嘴吃,留了買匹布兒做件衣服,你卻嚇了我的。還分些兒與我。”
整部西遊,八戒真正吃飽大約只有一次,是在小西天后頭一個莊子裡:
四眾牽馬挑擔一齊進去,只見那荊針棘刺,鋪設兩邊;二層門是磚石壘的牆壁,又是荊棘苫蓋,入裡才是三間瓦房。老者便扯椅安坐待茶,又叫辦飯。少頃,移過桌子,擺著許多面筋、豆腐、芋苗、蘿白、辣芥、蔓菁、香稻米飯、醋燒葵湯,師徒們盡飽一餐。
這頓在取經路上,也算是難得的佳餚了,不過八戒吃的那頓飽飯還在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