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孫悟空道:“我天生地養,尚未成仙,自然不在十類之內。師父,不對不對,佛和妖你未列入。”
太上老君笑道:“你這猢猻,佛門自成體系,自立分封,自有他一套說法,在天上玉帝看來,‘佛’,不過一個稱呼罷了,和五仙無涉。至於妖,雖能成妖仙,其本質乃在五蟲之類。”
孫悟空道:“明瞭,明瞭。”
祖師道:“你既通法性,會得根源,已注神體,卻只是防備著‘三災利害’。”
悟空聽說,沉吟良久道:“師父之言謬矣。我常聞道高德隆,與天同壽,水火既濟,百病不生,卻怎麼有個三災利害?”
祖師道:“此乃非常之道:奪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機;丹成之後,鬼神難容。雖駐顏益壽,但到了五百年後,天降雷災打你,須要見性明心,預先躲避。躲得過,壽與天齊,躲不過,就此絕命。再五百年後,天降火災燒你。這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喚做‘陰火’。自本身湧泉穴下燒起,直透泥垣宮,五臟成灰,四肢皆朽,把千年苦行,俱為虛幻。再五百年,又降風災吹你。這風不是東南西北風,不是和薰金朔風,亦不是花柳松竹風,喚做‘贔風’。自囟門中吹入六腑,過丹田,穿九竅,骨肉消疏,其身自解。所以都要躲過。”
修行本就是逆天之時,天道怎容你易成?
悟空聞說,毛骨悚然,叩頭禮拜道:“望師傅成全,傳與躲避三災之法,到底不敢忘恩。”
孫悟空心中惶惶然,長生之徒,步步難行,天要阻你,道要妨你,何等艱辛。
祖師道:“此亦無難,只是你比他人不同,故傳不得。”
悟空道:“我也頭圓頂天,足方履地,一般有九竅四肢,五臟六腑,何以比人不同?”
祖師道:“你雖然像人,卻比人少腮。”
原來那猴子孤拐面,凹臉尖嘴。
悟空伸手一摸,笑道:“師父沒成算!我雖少腮,卻比人多這個素袋,為何學不得。”
祖師說:“也罷,你要學那一般?有一般天罡數,該三十六般變化,有一般地煞數,該七十二般變化。”
悟空道:“弟子願多里撈摸,學一個地煞變化罷。”
祖師道:“既如此,上前來,傳與你口訣。”
遂附耳低言,不知說了些甚麼妙法。
孫悟空得了妙法,心下歡喜,連翻數個跟頭。
這猴王也是一竅通時百竅通,當時習了口訣,自修自煉,將七十二般變化,都學成了。
忽一日,祖師與眾門人在三星洞前戲玩晚景。
祖師道:“悟空,事成了未曾?”
悟空道:“多蒙師父海恩,弟子功果完備,已能霞舉飛昇也。”
祖師道:“你試飛給我看。”
悟空弄本事,將身一聳,打了個連扯跟頭,跳離地有五六丈,踏雲霞去勾有頓飯功夫,返復不上三里遠近,落在面前,叉手道:“師父,這就是飛舉騰雲了。”
祖師笑道:“這個算不得騰雲,只算得爬雲而已。自古道:‘神仙朝遊北海暮蒼梧。’似你這半日,去不上三里,即爬雲也還算不得哩!”
悟空道:“怎麼為‘朝遊北海暮蒼梧’?”
祖師道:“凡騰雲之輩,早辰起自北海,遊過東海、西海、南海、復轉蒼梧,蒼梧者卻是北海零陵之語話也。將四海之外,一日都遊遍,方算得騰雲。”
悟空道:“這個卻難!卻難!”
祖師道:“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悟空聞得此言,叩頭禮拜,啟道:“師父,‘為人須為徹’,索性舍個大慈悲,將此騰雲之法,一發傳與我罷,決不敢忘恩。”
祖師道:“凡諸仙騰雲,皆跌足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