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著這一點繼續根究下去,就能找到士族世家們長盛不衰的最根本原因:

教育!

數百年間,無數士族世家興起,卻也有無數計程車族世家衰落。似崔盧李鄭這般能綿延傳承數百年不倒的家族,都有著一個相似的共同點,甚至可以說是他們長盛不衰的終極秘密、一極端重視家族內部的教育,且實實在在的佔有著當代最為頂級的教育資源。;

家族內設有從不對外招生的族學,即便是外面的世界戰火紛飛。這些個族學的秩序也不會有絲毫混亂,更不會中斷。凡族內直系子弟皆須入學,便是女子也得八歲入學,學識字,學儒家基本經典,學《禮記》一直到十二歲。女子已是如此,就更別說那些男子們了。

家族內部一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經過數百年的發展,這些傳承不衰的家族中早已形成同時代最憲備也是最嚴厲的教育及人才培養制度。

在這樣一個經常遭遇亂世,官學廢弛,連識字率都低的驚人的時代。一個家族內部卻一代代不間斷的積累起這麼多的人才,這是多大的一筆財富?

亂世打天下,打完天下總要治天下,治天下總是少不了讀書人的。所以無論魏晉南北朝時的天下大勢亂到珂種程度,王朝更迭是多麼的頻繁,當一個新王朝打完天下要治理天下時,這個人才儲備豐厚計程車族世家就會順勢進入朝廷,順勢復甦,順勢崛起。

自漢末至今近五百五十年的歷史中,魏晉南北朝的四百年幾乎都是亂世。隋一統天下卻二世而亡,隨後天下再次大亂。直到唐定鼎長安,天下才算正式統一安定下來。

從唐高宗至武則天當政的近一百年間,天下可算太平,文事漸興,朝廷主導的教育制度也已基本完備。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些士族世家還能活的如此滋潤,根源除了他們家族內的教育更為出色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些士族世家有著堪稱當世最好的教育資源。

單就書來說,毫不誇張的一個情況是,若論存書數量之多,四家遠比不上朝廷。但若論書目之全之完備,朝廷藏書卻比不上四家。許多皇家圖書館中都不曾有的典籍,四家卻儲存的有,甚或還是數百年前的孤本,善本。

歷經四百年的亂世之後,李唐興起不到百年,四家卻是數百年傳承未斷,論知識的積累與傳承,這些家族有著時間上得天獨厚的優勢。

造紙術、印刷術雖然早已被髮明出來。但因技術上的原因,整個唐朝,尤其是現在初唐時期,雕版印刷的成本依然極其高昂,遠非普通家庭及普通的讀書人才能承擔。

此時的雕版印刷主要用於佛經道經的刻印,可以說此一時代每十本利品中至少有一半不是佛經就是道經。蓋因唐時佛教道教興盛,這些經書銷路甚好,一次製版可反覆印刷,無形中降低了雕版印刷的成本。

生產力發展水平制約了知識的普及,教育的壟斷雖然已經逐漸被打破,教育本身也已逐漸下移,但高階教育尤其是最頂級的精英教育卻實實在在還存在著壟斷極少數士族世家的壟斷。

似崔、盧、李、鄭這些士族世家其即便培養不出最頂端的人才但其培養出的子弟卻確乎要比寒門士子從整體上勝出一籌。

這種差異的根源不在於智力,在於資源。

在這樣的背景下,科考制度的改革會限制這些士族世家的發展,但作用到底有多大卻著實不好說。一旦這些龐然大物迅速適應了新的考試製度,憑藉他們幾百年積蓄下來的優勢,依然會很快在新的考試製度下取得突破。

同樣面對最嚴格的考試製度,這些士族世家子弟們考中的機會總體而言也要比寒門子弟高,此次崔涅之中舉便是顯證之一。

更珂況誰又敢保證今後的每一次科考都能像這一次這麼嚴密嚴格?

所謂百足之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