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校軍場上,鴉雀無聲,瀰漫著沖天的肅殺之氣,大家都以為陳削吃過早飯才趕來跟大夥匯合,想不到,天剛變亮,陳削已經來了。

“我等參見少帥!”眾義軍將士,全都單腿跪地,高聲相迎,一時間,甲葉鏗鏘,刀光閃耀。

“請道尊法相!”隨著徐庶一聲令下,幾個頭裹黃巾的將士恭恭敬敬,將黃老道尊的法相請了出來,陳削並沒有登上高臺,而是來到眾人身前,一抖衣袍,陳削手舉黃金聖仗,也跪了下去。

徐庶衝一旁哨樓上的令旗手一擺手,校場四周的守衛,自覺的將路讓開,從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忽然潮水般湧進無數身穿粗布麻衣的百姓,這些人,都是自願從各地趕來魏郡參戰的,其中,不少人都是太平道的外圍弟子,人數不多,十餘萬,在黎陽白馬等地,也聚集了不下十餘萬趕來支援的百姓。

雖然這些人穿的亂七八糟,但是,每個人,頭頂上都裹著閃亮的黃巾,心中,都懷著一腔熱血。

“發如韭,剪復生,頭如雞,割復鳴。吏不必可畏,小民從來不可輕!”

起身之後,高舉太平道的聖物黃金九節杖,陳削掃視四周,先振臂高呼了一首廣為流傳的民謠。

眾義軍將士,連同十餘萬趕來的百姓,頓時眼眶紅潤,都跟著齊聲吟唱了起來。

“發如韭,剪復生;頭如雞,割復鳴。吏不必可畏,小民從來不可輕!”

第四百八十二章,曹操的煩擾

“主公,張遼回來了,東海大捷,叛賊昌也一併被帶來了,張遼,隻身前往三公山,兵不血刃說降了昌,實乃不可多得的一員良將。”

荀一邊稟報,一邊稱讚,話中不吝讚賞之詞,曹操聽完此戰經過,臉色卻微微沉了下來。

“讓張文遠來見我。”一擺手,曹操沉聲吩咐道。

荀見曹操面露不悅,略一沉吟,也乖乖的閉上了嘴。

常年跟隨在曹操的身旁,荀對曹操,自然非常瞭解,張遼是降將,曹操雖然愛才,但是,為人卻奸詐多疑,就算此次出兵,張遼也僅僅是副將,曹操並沒有將兵權交給張遼。

但是,也證明曹操自己很矛盾,讓張遼隨軍平叛,說明曹操看重張遼的能力,但是,不讓張遼掌權,又恰恰說明曹操並不信任張遼。

“丞相…”過不多時,張遼挺身闊步來到了曹操的跟前。

丞相?這個稱呼,讓曹操心裡非常不滿,不過,曹操並沒有表露出來,先是讚賞了張遼一番,接著又道“文遠,莽然隻身赴敵巢穴,此非大將所為啊!”

既然圍困住了昌,為何又非要隻身去見昌呢?

看似是在責斥張遼,擔心他的安危,實則,在曹操看來,張遼是降將,隻身去見昌有通敵之嫌,對張遼,曹操一向心存戒備。

張遼微微一笑,他自然聽出了曹操的弦外之意,張遼的回答,滴水不露“丞相威信震於四海,遼奉你的旨意前去,相信昌不敢加害!”

張遼不僅把自己的責任推脫開,還順手給曹老大戴了頂高帽,也堵住了曹操的嘴,讓曹操無話可說。

曹操的話,表面關懷,暗藏玄機,好像是說,身為大將,你不該隻身犯險,實則,生怕張遼通敵生出異心。

張遼的回答,更是高明,一方面辯解,說自己勸降敵將是奉旨平叛,並無違規之舉;第二,表忠,您這麼有威信,我願意為你上刀山下火海。

張遼文韜武略,樣樣不俗,可惜,在曹操麾下,始終未得信任,就算逍遙津一戰名震天下,曹操依然沒有完全信任他,當然,曹操也的確愛惜他的才能,對他該賞賞,該獎獎,如何籠絡人心,曹操做的比誰都不差,但是,心裡,卻僅僅把張遼視作一把利劍而已。

就算這次,跟陳削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