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大人,時辰也不早了,也差不多到吃中飯的時辰了。小人叫內人去整治午飯,您跟陳經承在我家用些便飯吧。」王厚德笑道。

王妻也趕緊道:「是啊是啊,咱們鄉下雖是粗茶淡飯,但勝在食材新鮮,味道也是不差的。正好有道小河鮮,是我們這裡一種特有的魚,做湯極為鮮美。因長在大石縫裡,需得人鳧水到下面去才能捉得,十分不易得。正巧我大兒的岳家送來一斤。我一會兒親手給大人整治,定然弄得乾乾淨淨的。好叫大人也知道我們鄉下也是有好東西的。」

陳康在一旁笑道:「大人不知道,王厚德家這位太太,祖上是京城的大廚,自小學得一手好廚藝,做事也極為講究乾淨。往時無論是臨江府的大人們,還是南陽州的大人們下來這裡巡視,都要特意饒到他家來吃飯。王太太的堂妹夫是臨江府知府府衙的知事,所以王太太的高超廚藝在臨江府府衙裡也是人人皆知的。」

趙如熙到了南陽之後,做的事情往往出乎人的意料。

這回下鄉沒想到竟然碰到王大柱之事,陳康對她的態度心裡沒底,忍不住把王厚德家的底牌給翻出來。

這幾天趙如熙下鄉,從不在里正或其他人家中吃飯,而是回自己馬車裡吃乾糧,她的隨侍們也都如此。陳康都不知道她是嫌人家的飯食做得不好,還是嫌不乾淨,總之不管那些里正怎麼留飯,她都拒絕不受。

要是她肯在這裡吃飯,陳康覺得自己的一顆心就能放下來了。

府衙知事雖只是九品小官,但終是知府衙門的,王家也算是上頭有人。

趙如熙的師兄吳宗終是新來乍到,要靠本地的官員做事。沒準趙如熙看在這一點上,願意給王家一點面子。

想到這裡,陳康一陣頭疼。

這位姑奶奶後臺實在太硬了,她要是不給王家面子,他和蔡耀宗都毫無辦法。

「不了。」趙如熙擺手拒絕,「我們來巡視,就是要秉公行事。要是在你家吃了飯,即便一會兒我處理你們這事時十分公允,村民們都要覺得我偏袒了你們。這樣不好。」

聽到後面的話,因為趙如熙拒絕吃飯而感覺心涼的王厚德夫妻又生出了些希望。

沒準這位新來的趙大人特別在意自己的官聲,即便走過場也要走得絲毫不讓人詬病呢?

趙如熙說完就站了起來:「我先回馬車裡了。如果陳經承想要這裡吃飯,自便就是。」說著她朝王厚德拱了拱手,朝外面走去。

陸雲連忙跟上。

已經有幾分了解趙如熙的陳康卻沒有王厚德夫妻倆那麼樂觀,心裡正想著如何求情時,就見趙如熙撇下他出去,他趕緊也跟了出去,嘴裡還道:「不了不了,大人吃乾糧,哪有小人在此吃飯的道理?」

趙如熙也不理他,出了王家宅子,徑直去了村頭。

她們的馬車,正停在村頭的一片空地上。

陳康想要追上去給王厚德說幾句情,可一來不知道王厚德這事到底是怎麼回事,二來也拿不準他說了情後,趙如熙這把火會不會燒到他身上來。

雖說因著王太太堂妹夫的這層關係,他極為看重王厚德。但趙如熙的來頭太大,脾氣又臭,做事還只隨自己的性子來,絲毫不講究江湖規矩。他還真不敢拿自己的前程來冒險。

試想想,如果他惹了趙如熙不快,這位姑奶奶發脾氣要把他給撤職,從府城到州衙,誰攔得住?

他說是地頭蛇,根基比較深。但趙如熙把他給撤了,再從本地挑一個來頂替他,里正們誰不服就撤誰,保準下面的人見風使舵的本事比誰都厲害。

這麼思來想去,直到趙如熙走到村頭上了馬車,他都沒敢吭一聲。

趙如熙出行,不光帶了蕭令衍給她的三個護衛,羅氏她也帶了出來。只是羅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