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縣試(第1/3頁)
章節報錯
而印書機的製作,趙如熙早就交給蕭令衍到南邊去隱蔽生產了,京城的這些風起雲湧,都跟她無關。
她除了繼續給各地的官吏教畫畫,餘下的精力都放在書本。偶爾會去莊子上走一走。
去年趁著冬天農閒,莊子上的人不光為自己建了整齊寬敞的房屋,做了很多的粉條,開了米粉鋪子,還依著趙如熙的吩咐進行了一些基建。
原先莊子上給主家養的雞鴨鵝羊豬牛,都是莊頭組織人在山腳下單獨圍了五個區域,派了專人去養的。
畢竟莊僕們自己的屋子窄小,也沒個前後院,自己都吃不飽,哪裡還有餘糧餵家畜?給主家的這些家畜,都是莊子上在給主家舂糧食時,脫殼下來的米糠,混雜著菜葉子、野菜養大的。
趙如熙覺得這樣做有兩點不好。一個是瘟疫,莊子上就曾發生過幾次雞瘟,死了很多的雞。另一個就是需要撥專門的人來進行打理,浪費勞動力。
她乾脆採取自願領養的辦法,哪戶莊僕願意養這些家畜就領一些回去,公母大小配比得當,到時候養出來的雞鴨和蛋,他們留存四分之一,上交四分之三。當然,養的雞鴨全死光,那是要照本賠償的。如果養得好也能得獎勵,為此還定了一個標準。
這辦法一宣佈,莊僕們都搶著要領養家畜。
像雞這種家禽,根本不用人操心,每天拌點米糠碎菜葉子就能餵養,平時下了蛋,下四個自家能得一個。領幾隻小雞半年就能長大,到時候至少有一隻是屬於自家的。
鴨鵝麻煩一點要趕到池塘裡放養,豬牛羊也要費點事,但家裡老人小孩子就能做這些事,自己勤快點也是早晚費點功夫,獲利卻不小。
不過錢多多還是根據各人的能力,對他們進行了規勸。雞鴨豬還好,牛羊可不是誰家都能養好的。
見大家積極性那麼高,趙如熙還提了養蚯蚓飼養雞鴨豬的辦法。
她兩輩子都沒幹過農活,也沒養過雞鴨,也只是在書上和裡看到過這個辦法。
穩妥起見,她指定了一家做試點,失敗了也不用他們承擔後果。如果成功,再將他們的辦法推廣開來。
家畜問題解決妥當,山上在冬天時就種了果樹,池塘裡也放了魚苗並讓擅長養魚的人承包下來。
趙如熙有心想把水稻改成經濟作物,但這些田都是上好的水田,改種別的未免可惜。
大晉的糧食還處於不夠吃的狀態,朝廷對於農田種糧的事極為重視。有水田的人也有種出糧食緩解糧食危機的義務。眼看著莊僕們靠著其他事情也能把日子過好,趙如熙便沒提改種經濟作物之事。
她倒是給莊僕們幾個積肥的方法,讓莊僕們把地力養好,在冬天能種一茬冬小麥。
她在農業方面懂的東西不多,不敢外行亂指揮內行,也只先做到這個地步了。
不知不覺間,縣試的時間已經來臨。
趙如熙上輩子身經百戰,對考試半點不緊張。
可崔夫人卻緊張的不行。
她私下裡找了尚德長公主,對她道:「公主,我擔心謹妃或平陽郡主會在縣試裡給知微使絆子。知微可是年考第一的,結果連個縣試都過不了,到時候不知怎麼被京城女子書院嘲諷呢。」
「我也想到了這一點。我這就去找皇上,讓他派人督考的時候注意一些。」
尚德長公主說著便站了起來,匆匆進宮去。
女子參加科舉考試,跟男子不同。畢竟人數少,身份也特殊,所以不會跟男考生一起安排在考舍裡,而是另外在考場旁邊尋一院子,由朝廷指派兩個官員去監考。
這兩個官員是誰,就很重要了。
要是是謹妃的人,想要給趙如熙使絆子,有的是法子。
「皇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