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扳倒大石(第1/3頁)
章節報錯
那麼再按朱和豫的說辭推斷,那位二夫人又把侯夫人的女嬰跟一秀才之女互換了一遍?
「朱大人……跟綏平侯府,或者那位二夫人有仇?」他疑惑地問道。
之所以疑惑,是因為他覺得這事不難辦。
穩婆說了,侯府二老爺是庶出;二夫人雖是官宦小姐,但其父官小,家中還窮,不是什麼有身份地位的。
既是這樣,直接把卷宗移交大理寺即可。被治罪的是二夫人;綏平侯府雖會因這事被人議論,但他們幫綏平侯討回了公道不是?
「朱大人是綏平侯趙元勛的舅兄,綏平侯夫人是他親妹妹。」張順苦笑一下,把酒盅裡的酒一飲而盡,「可那位二夫人的父親,現如今已不是小官了。十四後的今日,他已升到了正三品,現任太常寺卿。」
史茂典筷子上夾的一顆花生「咚」地一聲掉到桌上,順著桌面「骨碌碌」滾了一會兒,掉到了地上。
史茂典放下筷子,望著張順,半晌不語。
他可知道,朝庭的正三品大員,之所以被叫「大員」,是因為這官階的官已極少,每一個的權柄都極重。這樣的人,不是極得皇上親睞,就是背後站著大勢力。否則想從正四品爬上從三品、正三品,幾乎不可能。
臨安伯和綏平侯想透過他家大人的手動朝中三品大員,簡直是把張順推進火炕裡。
「這件事,咱們不能辦。」他嚴肅道。
張順又苦笑了一下,搖了搖頭:「他拿漕銀的事來要挾我,還不知打哪兒弄來了證據。」
史茂典的嘴張得老大。好一會兒,他才閉上了嘴,嚥了咽乾澀的喉嚨。
「這麼說,咱們別無選擇了?」他聲音微啞。
張順點了點頭。
姑蘇是富庶之地。在此地為官,誘惑很大。有些貪墨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無人彈劾時自然一切好說。可一旦有人彈劾,又有人故意為難,挑起御史攻訐,人頭落地都是有的。
「一會兒,我就把卷宗送上去。你讓人看好了那個穩婆,別讓她出任何差錯。」張順吩咐道。
史茂典答應了一聲。
事已至此,他也只能跟東家說安慰話了:「咱們這只是走的正常程式,畢竟案件涉及到京城勛貴,不是咱們這裡能審的。魏家即便要動你,明面上也動不了,最多是在官職上做些手腳。可臨安伯是吏部的人,魏家要動你,也得經過他們那裡,這就有了一層保障。總之,事情壞不到那個地步。」
總比得罪了臨安伯,被人彈劾貪墨,丟了性命要強。
……
臨走前,朱和豫叮囑趙元勛為了身體,路上走慢些。但姑蘇到京城三、四天的路程,趙元勛兩天就走完了。
進了城,他沒有回家,而是去了京城的某處兩進宅子。
這裡他臨走前叫人租的。
朱和豫的弟弟朱和淮估摸著時間,這兩天一直在宅子裡等著。此時見趙元勛回來,連忙迎了上來:「姐夫,你回來了?情況如何?」
趙元勛被下人扶著下了馬車,臉色蒼白,滿臉倦容。
「還算順利。」他道,「你姐這邊呢?」
朱和淮上前扶住趙元勛,臉上露出興奮的神色:「當初姐姐說要審李木一家,我還以為審不出什麼來。沒想到竟然收穫挺大。」
趙元勛蒼白的臉上露出笑容來,人一下子精神就許多:「那就好,那就好。」
兩人進了屋子,互相交換了資訊,又細細地商討了一番。
魏氏如果只是把兩房的孩子換了,讓趙元勛和朱氏的孩子活在她名下,享受著侯府的錦衣玉食,趙元勛和朱氏即便生氣,也不會對魏氏趕盡殺絕,最多是讓老夫人懲戒她一番,再趕她到寺廟裡度過下半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