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諸葛喬,坐著青布小轎前去渭河畔禱告一番。當然,論及風流,在季漢還得說是大鴻臚兼客曹尚書孟達,他本來便生得風流儒雅,又是才子天性,愛寫詩吟賦。舞文弄墨,身邊總也隨著一大群風流才子,當然也少不了美貌的優伶。

其實褉節在江南更為盛行。我的部下們南方人多。也把這個風俗帶到了北方。而恭慈太后孫尚香乃東吳之人,對褉節更是重視。我一年少有時間陪著她,到了這個日子,自然是不能錯過。特特的讓皇后星彩安排,在上林苑中祭祀。皇太后吳氏不想與我們在一起,但是我說,若她不去,讓外人看了好象皇家骨肉鬧生分一樣。她便也同意了。

自長樂宮乘輦經飛閣之道向西北五里便是建章宮。(《長安志》雲:“漢未央宮在縣西北十四里,建章宮在縣西北二十里,長樂宮在縣西北十五里。桂宮在縣西北十三里。”帝於未央宮營造日廣,以城中為小,乃於宮西跨城池作飛閣,通建章宮,佝輩道以上下。輦道為閣道,可以乘輦而行。)

建章宮位於長安城外,與未央諸宮隔城相望,故跨城而為閣道。宮有四門。正門曰閶闔,以象天門也,高二十五丈(75米),亦曰璧門。一眼看去,巨門高聳入天。威嚴壯觀。

我親自扶了吳太后,皇后扶了孫太后,劉永和劉理在一邊往來奔跑。我說道:“兩位母后,高祖得長安後,先在秦興樂宮的基礎上營建長樂宮,後來丞相蕭何營建未央宮,立東鬧、北鬧、前殿、武庫、太倉。惠帝三年、五年築長安城牆,六年建西市。武帝元朔五年,在城南安門外建太學。元鼎二年修柏梁臺。太初元年,在城西上林苑修建章宮。論及壯麗,建章宮堪稱第一,但是它的境遇卻也最是悲慘。我們眼前地閶闔門,便曾數次毀於戰火,此門是新建的,雖然也算得上巍峨,卻還遠及不上原來的壯麗。《漢書》曰:‘建章宮南有玉堂,璧門三層,臺高三十丈,玉堂內殿十二門,階陛皆玉為之。鑄銅鳳高五尺,飾黃金棲屋上,下有轉樞,向風若翔,椽首薄以璧玉,因曰璧門。’我們現在看到殿頂那隻金鳳,卻是木製,原來那隻已毀於赤眉之手。不過製作也極精巧地,鳳嘴所對方向,便是風來地方向,若是風大,風穿鳳口,還可聽到鳳鳴之聲。故長安有歌雲:一鳴五穀生,再鳴五穀熟。說這隻金鳳在,便可保佑關中豐收。”

劉理畢竟年幼,比起劉永,他與我要親的多,聽我講起故事,興致勃勃的問道:“皇帝哥哥,這金鳳這麼神奇麼?”

我向他微笑道:“不然,其實這只是百姓對金鳳寄託了極美的願望。正如我們今天地祈福一樣。上天雖有靈,卻不佑無志之人,想獲得幸福,還要我們舉國齊去爭取。父親仙去,季漢重擔落在我們兄弟肩上,此後,我們還要努力才是。”

劉理懂事的點點頭。劉永卻背過臉去,望那仰風而舞的金鳳。

星彩笑了:“想不到皇帝懂得這麼多。”

我便也笑:“其實朕是事先問好相父,才來背給你們聽的。”我本是開玩笑,想拉近與諸人的距離,可惜我這個笑話並不可笑,孫尚香還算是微微動動嘴唇,表示聽見,可吳太后便道:“皇帝何必勞煩丞相,知道便知道,不知道又能如何,這都是自家人,騙得了誰?”一句話說得我如同吞了只蒼蠅,說不出的彆扭。她分明在說我無才無能,全*孔明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