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不可為”八個字的時候,關羽突然一聲咳,鮮血自口角溢位,臂上也是鮮血流淌。關平忙上前扶持,卻是箭創又復迸裂了。他急扶關羽前往後帳休息。

“那麼,屯兵哪裡為好?”我接著問。

“麥城雖小,足可屯紮。”趙累說道。

我險些一個跟斗摔倒,說來說去,還是逼到這條路上來了。呂蒙,算你狠,我明明知道你每一步都會做什麼,卻仍然是步步落入你的陷井裡。

但事已至此,也只能這樣。水路已被封死,從江陵到白帝城一線,都有東吳戰船嚴陣以待,我們想回益州,就只有走麥城,過荊山,奔上庸一條路好走。幸好曹操太奸,他督軍四五十萬,在摩坡不動,甚至嚴令曹仁追擊,要令吳蜀相攻。果然他成功了,數年之後吳蜀大戰,自此兩家元氣大傷,再無力北征。而此時,卻給了我們一線生機。

劉升之對我的態度,並不出乎我的意料,他得不到功勞,卻反而為我所救,自然不快。但他卻只能隱忍。此番回到蜀中,看父親怎麼說,我雖然又一次擅自行動,卻救回了他二弟關羽,他的世子劉銘,難道他還不重用我麼?

不過,我忽然想起一件事,便問王甫:“這一路都見到東吳哪些人馬?”

王甫道:“見過蔣欽、周泰、徐盛、丁奉諸將。”

“那潘璋呢,可曾見到潘璋的人馬?”我急問道。

王甫道:“不曾。”

我額上冒汗,既然這許多東吳將領都出現了,那曾經捉拿關羽的潘璋在哪裡?我頗著眉頭,怎麼想也不明白,然後對王甫說:“麥城城池低小,不宜久駐,我們只留三日,便即出發。”

王甫點頭而去。

第二十七章 伏擊

我是阿斗

定下伏擊東吳兵馬之事,我便不再操心,把一切交給諸葛喬和姜維。戰陣之事,我不是很懂,先生教的時候我也經常會聽的迷迷糊糊的。

而諸葛喬和姜維果然不負我望,迅速草擬了一個方案交給我。他們行的是一個很古老的計策,減灶。

以一支部隊喬裝主力,打著關羽旗號,行於亂山之中,每日灶火減倍,敵人必窮追不捨,而以主力伏於險要處,突然出擊,必可全勝。

我覺得這個計策認為不錯,但喬裝主力的部隊該用誰呢?諸葛喬認為應用糜芳所部,理由是可以減少損失。我想了想,還是搖頭,糜芳手下的徐州舊部和姜維所練人馬雖是精銳,但也已是百戰之餘,精疲力盡了,再執行這個任務,肯定有所損傷,而且會很不真實,令敵人識破,既然下餌,便下重餌,讓關平、廖化帶著新兵營去,這新兵營本就是關羽舊部,就算被敵人擒到,也不會生疑。諸葛喬看我一眼,似乎有話。我道:“有話便說。”諸葛喬道:“你一向自許珍視士卒,何以此番如此絕決,這樣一來,這些人只怕沒幾人能隨我們回蜀?”我答:“時也,勢也。馬上就要急行軍,與其這些人被丟在路上,成為吳軍的嚮導,不如此時送給他們,還可拖延他們的時間。”諸葛喬目中滿是讚許之色。他想不到我會考慮得如此周詳,他也想不到我為了做到如此周詳,已把這些事在腦海裡演練過多少次。笨鳥先飛,何況我這隻鳥並不太笨,當我一心想逃脫羅網時,呂蒙難道有辦法把天都遮住麼?

當下假傳號令,各部皆以為同入荊山。入夜,各寨卻悄然轉往麥城,唯新兵營在各寨離開之後,方才轉入荊山。

營門前,我與關平、廖化分別,二人面容平靜,無半點動容。

正欲行,關平忽道:“善待我父。”我恍然明白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