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其間,我日日伴在父親身邊,既怕他的病有所反覆,也怕他老人家動了異樣的心思。要知道自古天子,從來沒有主動禪位為太上皇的。在我所不知道地後世裡,倒是有幾個例子,如唐太祖、唐明皇當太上皇,是兒子逼宮逼的,而乾隆那個太上皇,則是名義上的太上,實際上的皇帝,半點權力也不肯放手。雖然此刻父親同意讓位,但此期間哪怕有人給他半點不敬,甚至一碗藥湯放涼了再給他,也難保他不會感到人走茶涼,心生感觸。我此刻到是並不怕他晚些傳位,我只是不想他最後的日子留下什麼遺憾,不想季漢在這段關鍵地日子裡出什麼岔子
父皇的傳位明詔終於六月六日下達了,我按著規矩謙辭,父皇再傳位,我再謙辭,如是者三。當然這一切都是尚書檯的那些學士們做表面文章,父親的詔旨和我的謙辭都是他們擬的。雖然一切都安排好了,表面的文章還是要做,不然的話史筆如刀,會說我想當皇帝想的迫不急待。最後決定在十月七日在宮中舉行禪讓大典。
訊息傳出,父親開始一批批的接待大臣,特別是一些老臣。雖然最主要的幾位老臣如孔明馬超張飛趙雲等都已知道這些事了,但其餘的大臣們突聞此信,紛紛上表上奏,說皇上年事雖高,身體尚健,最好推遲改元大禮,也有的入宮覲見,進行挽留。當然也少不了上奏對我大加稱讚肯定的,說一大段父慈子孝,古之未有的套話,想在我心中留下好的印象。這些我們都是走馬觀花,草草而過,父親的精力必竟是不濟了,無法一一照顧到,卻也不必細說。
這時孫尚香等人也回朝了。父親苦笑道:“孩兒,現在宮中已有太后,你說我該如何安置她?”
我對孫尚香此時滿心都是感激,當下把當日江東之事講給父親,卻穩了周善之事,只說她為了我,幾乎自盡,所以提議也給她以太后的封號。
父皇感慨道:“既如此,還是由你來封她這個太后吧。母以子貴。她將你養大,自己又無所出,便由你來認她為母吧。不過,東吳的事,你心中可要拿穩,不要因她一人而誤國事。”
我自然點頭稱是。
孫尚香與父親的見面,我因為怕刺激孫尚香,沒敢出現在她的眼前,卻陷身於帷幕之後。孫尚香是由人抬進來的,她與父親四載夫妻,便即分手,轉眼分別已是十年,忽忽光陰去如飛電,兩人都是鬢髮染霜,病榻纏綿,四目相對,不由都流下淚來。我心中感傷,決定讓師兄給她仔細查查身體,待她有所好轉,便向她謝罪,認她為母。
孫尚香之後,父皇便接見了二叔的夫人徐氏和她的子女們。此時關平在外(關平是親子不是義子),來見的是關興關索兩兄弟和關鳳。關興與關鳳是雙胞兄妹,其實本來二叔準備給這一對龍鳳胎分別起名為龍鳳的,但是四叔名字裡有龍,而父親又有稱帝之意,所以改龍(隆)為興。
父親見到關鳳,竟然十分親近投緣。關鳳也是口甜如蜜,連稱伯父,要親自扶持他的病體。父親笑的合不攏嘴,道:“好孩子,可憐陷在東吳這好幾年,也不知受了多大的罪。你父去了,伯父也就是你父親一樣,有什麼要求,只管提,伯父無不應允。”
我日日提心吊膽,只怕此事發生。可怎麼也沒想到,關鳳與父親初次見面,便能投緣到這種程度,到底父親還是把這句話說出來了。
我緊張的望著關鳳,只怕她張口便將徵東吳的話說出來。
關鳳抬起頭,微微一笑,露著編貝一樣的牙齒,使這個陰沉沉的大殿似乎也明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