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華威吃不完,我們還有很難餵飽的三星和蘋果。但我相信華威也不傻,抓-住這個機會後,它們還會生產低端貨?”

富國能源的主要盈利不是獨佔費,雖然這筆費用目前很重要(產能擴增)。但未來重心是產品,假設降低到4000萬塊,若以160元的單價,這筆合同的年營業額就有64億元,這才是公司的主營業務。

至於為什麼不全部供應華威?

很容易想明白,因為華威消費4000萬塊電池後,幾乎已經飽和,剩下的都是低端手機,富國能源的產能是針對高階的,不能降價供應。餘下過億的產能,全部面向高階,還能產生近180億收入。

所以孟謙問:“國外的呢?”

“兩家巨頭都蠢蠢欲動。三星的手機出貨量達到3億,量大但利潤少。蘋果的型號更固定,出貨量1。5億,量少利潤高。這兩家企業,我們必須要做取捨,對於任何一家,都是擊敗對方的絕招。”

“也意味著更有錢途。”孟謙領會了,因為獨家合作會有“保護費”。富國能源需要這筆保護費增產。

宗巖點頭:“沒錯,華威的合作相比之下,就有點小打小鬧了。”

孟謙說:“我更青睞蘋果,機型多面向高階,粉絲群龐大。為了保持優勢,它們絕對願意付出大代價。”

宗巖贊同:“也符合公司高階化發展的策略。但想要抬高價格,必須讓蘋果產生緊迫感——來源於三星。如果我們專供三星三五年的,對蘋果的元氣大傷可想而知,科技始終是競爭的主流。”

“很不錯,就用這種策略。對華威也可以適當這麼做,畢竟他們也想躋身巨頭。”孟謙活學活用。

華威是國內最有希望躋身世界手機巨頭的品牌。如今的新型電池就是一個良好契機,使用者都有使用習慣,一旦習慣超長待機、快充的手機品牌,再換回續航困難的普通機,絕對渾身難受。

華威肯定也不傻,只要能拿到國內品牌的獨家合作,它今後必然會全面發展中、高階機型,低端的還用理會?

歸根結底,這就是超前科技的魅力。

……

說完“錢途”後,再來到前途的討論。

宗巖開始第二個話題:“與外國公司合作,我們公司必然會接觸到外匯,聽說你也有擴大事業的打算。”

“怎麼說?”孟謙有點疑惑。

宗巖問他:“你是打算把事業擴充套件到全球,遍地開花?還是僅限於中國,國外的當做錦上添花?”

孟謙沒有考慮:“自然是越強越好。如果有機會,我也想豪氣的收購那些外國公司,把品牌傳播歐美。”

宗巖說:“如果你有野心,現在就需要為國際化的經營打基礎,你需要策略。”

“請指教。”孟謙很謙虛,不會就討教。

宗巖很欣賞孟謙這點,雖然是老總,但面對不會的,總能放下-身段去討教。

“首先我給你引申個概念,叫‘離岸公司’,也就是在國外離岸中心註冊的企業。我們熟知的百度、騰訊、盛大、阿里巴巴等等,母公司都是國外註冊的,都位於一個叫‘開曼群島’的地方。”

“它們是外國企業?”孟謙倒是首次聽說。

宗巖點頭:“沒錯,母公司在外國註冊,還能混著外資的名頭。不光這幾家,非常多的網際網路企業,都是海外註冊的離岸公司。你去查那些赴美上市的中國企業,它們很多都有離岸公司的底。”

孟謙知道存在即合理,便問:“有什麼好處?”

這是一名生意人的合格腦筋,宗巖內心讚許,嘴上說:“好處非常多,離岸公司所在國稅種非常少,幾乎等於不徵稅;政策寬鬆,沒有外匯管制;資料保密,股東成員的資料絕對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