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感恩戴德(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績等人聽了眉頭不由皺了起來。 兩年多前高句麗發生的政變他們其實也知道,當時朝廷還遣使譴責過淵蓋蘇文,畢竟這屬於犯上作亂之舉。 他們以為淵蓋蘇文發動了政變殺死了榮留王另立新君,在高句麗肯定不得人心,這才過去短短兩年的時間,高句麗很可能政局不穩。 對於他們大唐來說這無疑是一大利好。 天時地利人和,有了棉衣之後,大唐已經破除了天時,高句麗政局不穩又沒了人和,就只剩下了地利,而火炮又剛好能夠針對高句麗的守城之利。 李績臉色凝重道:“沒想到,淵蓋蘇文這個亂臣賊子竟然還是個人物!” 張儉正色道:“收集了一番情報之後,我也覺得淵蓋蘇文此人不容小覷。不然,也不會將新羅逼到了絕境,不得不向咱們大唐求援。” “若是咱們不出兵干預,只怕新羅還就被高句麗吞併了。淵蓋蘇文此人野心勃勃,待到那時,只怕還真會意圖染指遼東。” 見到酒宴的氣氛為之一滯,張儉哈哈笑道:”當然了,無論高句麗還是新羅都是蠻夷之國,能出個人物已經是僥天之倖,和我們大唐人傑地靈是沒法比的。” 眾人聽了不由點頭,淵蓋蘇文固然算是個人物,也只是在小國興風作浪罷了,若是放在中原只怕也不夠看。 若是生在隋末時候,淵蓋蘇文也就能算是個地方豪強,撐不了幾個回合。 李道宗接著問道:“陛下要御駕親征,朝中議論紛紛,咱們大唐為東征也準備了半年的時間,高句麗應該已經收到訊息了吧?他們有何反應?” 張儉沉吟道:“遼東距離長安太遠,陛下要御駕親征的訊息之前倒是沒有傳到高句麗。” “不過,過了年後,天氣變暖,幽州、營州也開始為陛下東征做準備,訊息也難免走漏了出去。” “遼東這片地方雖然看著荒涼,但是地方勢力也是盤根錯節,也難免會和高句麗有通商往來,難以禁絕。” “我估計,高句麗應該是已經得到了我大唐要出兵的訊息。” 說到這裡,張儉也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但是,據我所知,高句麗十分平靜,營州派出的探子也不敢太過深入,反正靠近營州的高句麗諸城都沒有增兵的跡象。” 李道宗聽了不由咧嘴笑了起來:“竟然還沒有增兵?高句麗這是沒有得到我們要出兵的訊息,還是看不起我們大唐?” 張儉笑道:“按照收集到的情報來分析,高句麗的大軍連下二十餘城,既有可能不捨得退兵。” “他們也會覺得咱們是虛張聲勢,調虎離山,引誘他們退兵,從而讓新羅有喘息之機。” “所以,現在高句麗的大軍極有可能還在新羅境內,即便是想增兵也無兵可調派。” 李績聽了不由笑了起來:“看來前隋三次東征皆以慘敗告終倒是給了高句麗人極大的自信。” 李道宗哈哈笑道:“這對咱們來說是好事,正所謂攻其不備,高句麗兵力空虛,正好給了咱們可趁之機。” 皇帝御駕東征在朝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所以,他們以為訊息早就傳到了高句麗,高句麗上下肯定嚴陣以待,沒想到,高句麗君臣竟然根本就不相信大唐會出兵,還不捨得在新羅取得的戰果。 不過,想想倒也正常, 高句麗畢竟偏安一隅,並沒有和大唐發生過戰事,並不知道大唐的軍力多麼強大。 在高句麗君臣眼中中原王朝都一樣,大唐和大隋沒什麼區別。 現在大唐吹噓著多麼強大,是天朝上國,當初大隋還不是一樣這麼吹噓,結果呢? 當初大隋三次東征都以慘敗而告終,甚至引得國家滅亡,大唐怎麼可能還敢對他們高句麗動兵? 所以,他們才覺得大唐是虛張聲勢,是為了引誘他們回師,從而讓新羅有喘息之機。 一通分析下來,眾人全都笑了起來,誰不想著建功立業呢? 前隋三次東征高句麗皆以失敗告終,若是大唐能覆滅高句麗,必然會在史冊上濃重的記上一筆,而在覆滅高句麗立下大功的人,必然名垂青史。 經過了半年的準備,幽州、營州早就做好了開戰的準備,張儉笑道:“幽州、營州兩地計程車卒久在這苦寒之地,已經磨練出來了,此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