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春秋也接著勸道:“唐軍就是依靠火器來攻城,高句麗那些地勢險要的山城都守不住,我們靠守是守不住的,主動出擊是揚長避短,以眾擊寡。”

盟軍加起來有十七八萬,而唐軍只有五六萬,優勢在我!

三個打一個還打不贏嗎?

這麼一盤算,金勝曼心裡漸漸有了底氣,果斷道:“好,那就集結大軍,主動出擊,抄唐軍的後路,與百濟人前後夾擊唐軍!”

終於說服了金勝曼,金春秋和金庾信一起拱手。

“王上英明!”

金勝曼也覺得自己適應瞭如何做王上,她看向他們二人問道:“你們二人誰願意統兵出征?”

領兵打仗當然還是金庾信更擅長,他曾多次領兵出征抗擊百濟和高句麗的進攻,算得上是新羅首屈一指的名將。

所以,金庾信當仁不讓,拱手道:“臣願領兵出征。”

金春秋拱手道:“王上,臣願為使臣出使百濟,百濟已經損失慘重,我們新羅興十萬大軍抄後路,臣擔心百濟為了儲存實力,不進行作戰。”

“臣願深入百濟監督協調兩國的前後夾擊之策。”

金春秋和金庾信對於這次戰事非常的重視,幾乎可以說竭盡所能。

如果大軍戰敗,新羅亡國,別人死不死他們不知道,反正他們兩個肯定得死。

大唐皇帝既然昭告天下是他們兩個鼓動高句麗人謀反,那就絕對不可能放過他們。

他們不只是為了新羅而戰,也是為了自己而戰。

一個敢於出戰,一個敢於深入百濟,金勝曼對金春秋和金庾信的態度十分滿意。

“好,那就這麼定了,爾等勠力同心,定能擊敗唐軍,挽大廈於將傾!到時候,我定會論功行賞!”

商量好了對策,金春秋和金庾信還沒有退下,就有侍衛快步來到了殿前。

“啟稟王上,有軍情急報!”

金勝曼聽了不由咯噔一下,該不會又被唐軍攻佔了哪座城池吧?

隨即,她就又鎮定了下來。

即便又被唐軍攻佔了城池也不要緊,不必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只要出動大軍擊敗了唐軍,失去的城池都會回來。

金勝曼拆開了軍情急報,目光有些呆滯。

金庾信拱手問道:“王上,是什麼軍情急報?”

金勝曼一臉的疑惑不解:“唐軍不是在攻打百濟嗎?怎麼會又出現在了比忽城外?”

金庾信和金春秋聽了也不禁愣住了。

比忽城外也出現了唐軍?

唐軍不是在猛攻百濟嗎?

唐軍都已經攻入了百濟腹地,又沒有翅膀,怎麼可能又出現在了比忽城外?

“不好!”

金庾信和金春秋面色大變,齊聲大喝。

金勝曼嚇了一跳,連忙問道:“怎麼了?”

金庾信急聲道:“出現在比忽城外的一定是另一支唐軍!”

金勝曼聽了不由倒吸一口涼氣:“還有一支唐軍?”

金春秋的面色十分凝重,沉聲道:“大唐地域廣博,人口眾多,兵多將廣。李績只帶領了五六萬兵馬,大唐能派出的可不止這點兵馬。”

金勝曼也回過神來,是這個道理,連他們新羅都能集結十萬大軍,更何況大唐!

金庾信看了看金勝曼的面色,連忙安撫道:“大唐雖然兵多將廣,但是正因為地域廣博,同樣也需要很多兵馬來駐守各地。”

“再加上我們距離大唐如此遙遠,大唐若是多派兵馬,不知要多耗費多少糧草。”

“所以,也未必是大唐又派了一支兵馬,或許那就是安東都護府派出的兵馬,意在牽制我們,讓我們無暇與百濟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