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1/4頁)
章節報錯
摹本褪恰霸僭煳拿鰲薄!緞濾汲鋇囊庖濉罰�逗�飾募�肪�2《胡適文存》,頁558。這樣一個思路,和魯迅在二十世紀初提出的“取今復古,別立新宗”大體是一致的,並不矛盾。後來胡適在《〈國學季刊〉發刊宣言》中對如何整理國故提出具體的意見,特別強調“專史式的整理”,而魯迅恰恰是“治中國小說史”的第一人;胡適還強調“歷史家須要有兩種必不可少的能力:一是精密的功力,一是高遠的想象”《〈國學季刊〉發刊宣言》,《胡適文集》卷3《胡適文存》2集,頁14、15。,而在這兩方面魯迅都是第一流的。所以胡適始終對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的研究給以極高的評價,並且一再地為他辯誣,絕不是偶然的。更能說明胡適本人對“整理國故”的態度的是他那篇《整理國故與“打鬼”》。他說,為什麼要提倡“整理國故”?“我披肝瀝膽地奉告人們:只為了我十分相信‘爛紙堆’裡有無數無數的老鬼,能吃人,能迷人,害人的厲害勝過柏斯德發現的種種病菌。只為了我自己自信,雖然不能殺菌,卻頗能‘捉妖’、‘打鬼’。”《整理國故與“打鬼”》,《胡適文集》卷4《胡適文存》3集,頁117。和魯迅一樣,胡適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鬼氣”,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所造成的中國人的精神創傷、精神病痛是有深切的理解的。可以說,在堅持對中國傳統文明的批判,堅持最大限度地接受外來文化這兩個方面,魯迅和胡適是基本一致的,這也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兩個基本點。這裡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研究魯迅和胡適的關係就會發現,雖然魯迅對胡適時有批評,但是胡適卻至死都認為魯迅是他的同道。這不是沒有道理的,胡適看得很清楚,不管發生多大沖突,他們畢竟都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同人,並且都是將五四精神堅守到底的。
但是即使在這兩個基本點上,他們也有不同。比如說到“打鬼”,對胡適來說,這是一個從西方盜來打鬼武器的文化英雄與傳統文化中的鬼魂的一場打鬥,是限於思想文化範圍的批判和論戰。而在魯迅,他首先感受到的是自己生命中的鬼氣和毒氣,也就是說,傳統文化的鬼氣和毒氣已滲透到國民靈魂深處,而且首先是自己的靈魂之中。因此,對魯迅來說,要“打鬼”,首先是打自己心裡的鬼,所謂“打鬼運動”不僅是學理上的爭論,批判,更是靈魂的搏鬥,生命的搏鬥。魯迅“打鬼”文章裡刻骨銘心的生命感,是胡適所缺少的。正因為如此,在胡適那裡,只是一種焦慮,魯迅就充滿了無以擺脫的絕望感。另一方面,同樣是“輸入學理”,在胡適來說,其實是非常簡單的,只要把美國的學理輸入過來就行了:他對美國的思想文化、制度,是堅信不移的。也就是說,儘管胡適提倡懷疑主義,但他有兩個不懷疑:一是美國,一個是他自己。而魯迅,卻是對什麼事都要想一想的。從二十世紀初開始,他就一方面輸入學理,一方面不斷提出質疑,是“信而疑”的。因此,胡適可以堅定不移地、不屈不撓地、信心十足地按照自己選擇的路去走。他從不氣餒,他有一種自信;他從不動搖,他很堅定;他從不失望,他很樂觀。而魯迅則不能,他是一邊走著,一邊懷疑著,懷著深刻的悲觀與失望地探索著前進。兩個人都在堅守,胡適是充滿希望的堅守,自有一種吸引人之處;魯迅則是絕望的堅守,是一種“反抗絕望”的掙扎,更別有一番震撼力。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北京大學教授的不同選擇(11)
魯迅對胡適“整理國故”的主張,確實提出了批評,而且是很尖銳的批評,但已經是胡適提出了“整理國故”口號的五年之後——這大概是魯迅對胡適的言行“側著頭想一想”以後的結果吧。這很典型反映了魯迅的作風:一種觀點、口號提出來了,他不是立即作出反應,而要冷一冷,看看這種觀點(口號)提出以後,在社會上引起什麼反響,實際發生什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