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著這個看樣子需要好多年發展的內燃機產業,龐聰聰終於確立了她在國資委的地位。
內燃機對政治局委員都是新東西,他們既不懂怎麼製造,更不懂原理。韋澤發話之後,大家覺得自己沒有這個金剛鑽,自然不敢自取其辱的蹦出來攔下內燃機這個瓷器活。
常委會議就不一樣了,內燃機雖然是個重大突破,可常委們不用管具體內容,他們需要從政治的角度來討論此事。畢慶山在常委會議上問道:“都督,為何一定要把內燃機這一塊交給國資委?”
“幾年前大家應該都知道我曾經推動過對荷屬東印度開戰,甚至與英國人開戰也在所不惜的事情吧?”韋澤說的卻是另外一個問題。
常委們雖然有些更換,不過大家要麼親自參與過那件事,或者知道那件事。大家都紛紛點頭。
“現在的情況下,只怕不用我來推動,荷屬東印度或者英國人敢試圖卡住我們獲取石油的通道,不少人就會主動要求對荷屬東印度與英國人開戰。我相信隨著內燃機的發展和應用,未來會有更多人會持這種立場。”韋澤繼續說道。
到現在為止,中國國內並不產石油。一想到對中國非常重要的石油居然操控在別人手裡,這些軍人出身的幹部們當然是大大不肯。自己現在尚且如此,以後的發展自然如同韋澤所講的那樣,更多從石油中得到好處的人絕不會允許任何國家威脅到中國的利益。
不過這個問題與大家的問題有何關聯?常委們很是不解。
“我們的目標沒有變,但是大家的態度卻發生了變化。幾年前誰能想到同志們願意與英國人開戰的理由竟然是石油呢?”韋澤繼續解釋道。
幾個參加過當時會議的常委都重重點頭,幾年時間彈指即過。目的都是要與英國作戰,可當時的確沒有任何人想到未來的發展會是現在的模樣。
畢慶山當年也是南下派的鼓動者,可他當時考慮到的其實是棕櫚油與橡膠而已,石油什麼的,他當時聽都沒聽說過,更別說有計劃的把其納入到自己的計劃體系裡面。這種經歷的確讓畢慶山覺得恍然大悟,這種感悟對於他對世界與人生的認知大有幫助。可韋澤的解釋與“為何一定要把內燃機這一塊交給國資委?”毫無關係。
畢慶山再次問道“都督,那為何一定要把內燃機這一塊交給國資委?”
“國資委管理國有資產,國資委管理國營企業。我現在可以給你很多理由,這些理由都是我說過很多次的。不過我之所以把這個交給國資委,是期待國資委能夠透過工作逐漸完善制度。但是這件事呢,卻不是那麼容易討論的。所以大家先讓國資委幹著,等他們幹出些結果之後我們再討論如何?”韋澤給出了自己的理由。
這個理由某種意義上根本談不上是理由,可聯想起幾年來大家對英國開戰的思想變化,卻有著一種強烈卻很難解釋的說服力。常委們中不是沒有人想反駁,大家最後對此卻沒再說什麼。
第278章 北邊的麻煩(一)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代表就是蒸汽機的發展引發的社會生產變革,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代表則是以內燃機與電動機的發明與發展引發的新的社會生產變革。
1880年的時候,馬叔在他倫敦大英圖書館對面的大平層複式房裡面接受了《泰晤士報》的採訪,記者詢問這位歐洲著名的大學者,為何中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能夠得到如此巨大的發展。難道社會主義制度真的比資本主義制度有如此大的優勢麼?
馬叔帶著一種很含蓄的嘲諷微笑說道:“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我研究的不多,所以優勢到底有多大,我沒辦法進行評價。如果你真正想問的是中國與英國之間的勝負,我可以稍微評價一下。當中國的統治者韋澤主動把辯證唯物法作為統治階級的思想基礎,並且始終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