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寫歷史,卻走言情路線,因此,對長孫皇后的定位也就是言情劇女主角。

長孫皇后是一個謎一樣的女子,是一個被歷史神化的女神,端秀從容,慧黠毓敏,寬容大度,和楊妃一樣,擁有很多的粉絲,而這些粉絲當中,不乏深諳歷史的高手,當看到然然筆下稍顯柔弱、輕靈的長孫無憂時,不太樂意,“批判”然然,讓然然把長孫塑造的更像歷史上的長孫一些,這樣柔弱無辜、輕靈有餘、大氣不足、智慧不露的長孫,他們不同意。

然然覺得很委屈,因為本來定位的就是言情女主角。個人覺得,然然筆下的長孫,從十三歲嫁給小李開始寫起,直到長孫謝世終止,漫長又短暫的一生,浩浩長卷,長孫的形象,不可能一開始、十三歲就智慧超群、高雅大度,不可能小小年紀就一派皇后的風範,而是一個成長、蛻變的過程,一個女孩到女人的過程,一個嬌柔女人到賢惠皇后的過程,一個深情女子到聰慧賢后的過程……總之,然然筆下的長孫皇后,不是被歷史神化的長孫,而是生活化的女子,不是女神,而是成長型的女性形象。如果小說創作跟歷史書籍中的形象,是一模一樣的,那還有什麼看頭呢?

總而言之,長孫無憂的形象塑造、蛻變成長可分為三個階段:

一、成為秦王妃之前,柔弱不失堅強,美麗不失智慧,純淨玉致

二、秦王妃,淡定從容,堅定的支援、寬慰秦王,在兄弟鬥爭中與丈夫相依相偎,生死相隨

三、長孫皇后,打理後宮井井有條,免除小李的後顧之憂;小李的政治顧問,超群智慧盡情發揮

我曾經在小說評論區留言,長孫皇后到底為人如何,誰都不知道,只能憑藉史籍的星點記載來猜測。13歲嫁給小李,直到死,始終是夫君的愛妻,甚至帶走了一個男人餘生的永久思念,作為女人、妻子,長孫皇后是幸福的。但是,李世民首先是一個男人,才是一個帝王、政治家,能夠吸引他一輩子的女人,是什麼樣的呢?我覺得必須具備三點:容貌,心性,智慧。長孫的容貌不必再說,心性,指的是女人的秉性。小李是秦王、帝王,能擁有的女人實在太多太多,如果長孫不具備女人該有的千嬌百媚、慧黠靈動、動如脫兔、靜如處子等諸多心性,長孫能吸引小李長達二三十年的情愛嗎?後宮佳麗,哪個女人不媚不嬌不騷,如果小李單單喜歡長孫的嫻雅高貴、賢惠溫柔,那麼,長孫的愛情也太可悲,小李也不至於在她死後如此悲痛。智慧,就不用說了吧!

男人看女人,首要的是容貌,長久的愛一個女人,女人的心性、氣質、智慧,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長孫的容貌和心性讓小李疼愛,長孫的氣度和智慧,讓小李敬重,以此,長孫的優點和缺點,在小李的眼裡,都是賞心悅目的。如此說來,長孫已經是一個集聚女人全部優點的女人,可是,她在生活中、在夫君面前所表現出來的缺點,誰知道呢?現代人只能猜測了!!

所以,然然筆下的長孫,有點缺點,有點不像歷史上的長孫形象,有點生活化,不就是有血有肉的嗎?不是別開生面、獨樹一幟的長孫形象嗎?

柔而韌的長孫皇后,影響貞觀之治清明政治的重要人物,浮現於幽幽青史,獨絕千古。

※千古一帝,世無其二

唐太宗李世民,泱泱歷史中的一代明君,後宮多少佳麗嬪妃,始終念念不忘的、是那一抹明淨玉致的清淡身影。弱水三千,可以擁有的女人,太多太多,他想要擁有的,只不過是那樣潔淨的一個女子。

他是多情的,亦是痴情的;言情男主,最愛的理當是言情女主,大唐風月理當如是。然然筆下的李世民,姿容絕世,重情重義,智謀超群,高傲沉斂,十六歲鋒芒初露,便名揚天下……可以看出,然然是精心刻畫她的偶像的,同樣的給他一個成長、蛻變的過程,從男人到將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