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發人回來回麗娘說他一切都好讓她別太擔心。麗娘無法,即使擔心,也幫不上他的忙,只好加強官舍裡諸人諸事的日常管理,多留意和各府女眷之間的往來,讓賈赦不用操心家裡的庶務,給他一個穩定的後方。

在麗娘和賈赦緊張和忙碌時,遠在京城榮國府的瑚哥兒為了擺脫眼下的困境,卻悄悄地和賈敦一起扮成小廝,上了府裡往江南送年禮的船隻,一路南下。

他們卻不知道,這一舉措在榮國府裡掀起了幡然大波。李姨娘日日對著賈代善淌眼抹淚兒的哭訴,張氏也氣得夠嗆,差點沒一口鮮血噴了出來。

賈代善急急地派人快馬去追。誰知他們倆在蘇州下了船,徑直去了知州府裡找吳立行,還好瑚哥兒帶了當初吳立行給他的那塊古玉,否則他們還真進不去。

吳立行一見到他們兩個,狠狠地罵了瑚哥兒一番,又急急忙忙的給榮國府送了信。瑚哥兒和賈敦也給家裡人寫了請罪的信,但是也順便同賈代善說了他們是因為“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緣故才如此行事,請賈代善原諒。還有就是他們常聽聞江南多才子,他們也是少年心性,想同他們較量一番,如此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甚如只在京裡苦讀,閉門造車。

賈代善接到了他們的信,看罷,是又好氣又好笑,才放下心來。倒也沒在過分計較,只吩咐可靠的家下人帶了他們的衣物等和謝禮等去了蘇州吳府,又託付吳立行好好的看管他們。

瑚哥兒和賈敦就此在吳府住下。因著前些年在京裡的時候,瑚哥兒因著前些年在京裡的時候,瑚哥兒一向都是跟著吳立行唸書的,所以瑚哥兒對他更是有著比對賈赦還深的孺慕之思。等安頓下來之後,吳立行考察他的功課的時候,才忍不住對他講了前因後果。

吳立行對此很憤怒,但是礙於理法規矩,目前也沒辦法直接對張氏如何,只好憤憤的罵了幾句,把此事牢記心頭,找著機會,在還給張氏才好。

吳立行因為幼年有類似的經歷,也就沒把瑚哥兒再當孩子,而是仔細的對他剖析了這件事情的緣故,還提供了幾個解決方案。最後,瑚哥兒留了下來,賈敦則被賈府派來的人接了回去。

如此,瑚哥兒跟著表弟們一起唸書,吳立行則常常考核他們的功課。休沐時,吳立行則帶著他們去市井間瞭解民生百態。偶爾,吳立行還帶著他們去衙門裡看他如何行事,處理公務。日復一日,瑚哥兒也成長了起來,平日裡行事也越發的成熟穩重。

冬至後不久,麗娘也收到了來自蘇州吳立行的書信和年禮,也知道了瑚哥兒的情況。麗娘看罷瑚哥兒跟著吳立行的信一起寄來的道歉信,淚水漣漣,又是心疼,又是愧疚,更多的則是對於張氏對瑚哥兒這麼一個小孩子下手的憤怒。

麗娘狠狠地哭了一場之後,叫來孫啟智幫著商量對策。本來依著麗孃的脾氣,恨不得立馬回去把瑚哥兒接過來。但是這一念頭在孫啟智的勸說下打消了。

73

等麗娘冷靜下來,明晰了瑚哥兒跟著吳立行的諸多便宜之後,就和孫啟智商量著如何在賈赦跟前替瑚哥兒討情。畢竟,瑚哥兒的這種不告訴長輩擅自出門在這個年代是很驚世駭俗的一件事,張氏完全可以告他忤逆不孝,如此他這一輩子可別想出仕了。

麗娘想到這些,心裡一凜,暫且忽視這些消極的情緒,仔細思考如何同賈赦回這件事,替瑚哥兒爭取最大的利益。

臘八那天,賈赦難得地回了官舍過節。麗娘趁著他正逗著安哥兒玩得開心的時候,就回了瑚哥兒的事兒。

只見賈赦聽罷,皺了皺眉頭,喊了奶孃把安哥兒抱了下去,嚴肅的看著麗娘,略帶審視的說:“這事兒,你早就知道了吧?”

麗娘侷促地點了點頭,頓了頓,又將目光凝視著賈赦的雙眼,堅定的道:“大爺,這事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