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濟世有些擔心地道“中國人好賭,如果發行股票恐怕會吸引大量的投機資金,反而耽誤了實業。”
斯克佩爾。威廉聳了聳肩,笑道“歐洲人也一樣,荷蘭的鬱金香泡沫,英國的南海危機都是由投機炒作所引發的危機。不過並不是沒有抑制泡沫和投機的辦法,比如引入外部監管,還可以發現大面值股票。”
“大面值股票?”
斯克佩爾。威廉道“大面值的股票可以減少小戶參與的可能性……我建議股票的面值一律設定為100銀元,對應100銀元的賬面資產,採取溢價或平價發行的辦法。”
100銀元已經不是筆小錢了,眼下在大城市的工廠裡面打工的工人階級,普工每月不過兩三塊銀元的收入而已。因而能拿出100銀元投資股票者往往都是有幾個閒錢的,就是虧也虧得起。
斯克佩爾。威廉又道“當然,還可以發行債券,首先是發現國債。目前大明朝廷所欠的債務已經超過了1億3千萬,幾乎全都是向滙豐銀行借貸的。將來應該考慮公開發行債券,向民間籌集資金。”
“條件成熟了嗎?”朱濟世反問一句。
回答的滙豐行的華人大班湯啟文,他滿臉堆笑著道“回皇上的話,現在發國債正是時候,因為民間的銀行和錢莊發展很快,它們都吸收了大量的資金,需要穩妥可靠的投資渠道。朝廷如果要發公債的話,幾千萬上萬萬它們都可以毫不費力吃下去的。”
第618章 CEO,恩格斯
此時,第二次鴉片戰爭都沒有發生,估計也不會發生了,因為英法兩國就是以盡起全國之兵,也不一定打得過擁有幾十萬新式陸軍的大明!而且印度那裡鴉片田也減少了一多半,因為買的人少了(現在最大的買家是濟世行),倒是多出許多棉花田,蓬勃發展的大明紡織工業非常需要棉花。
而在解決了鴉片貿易這個毒瘤以後,中國的對外貿易有恢復了順差,如果算上蘭芳的橡膠和棕櫚油出口,這個順差的規模還不小。
不過中英貿易卻是逆差——大英帝國還是不大好得罪的,所以《明英條約》中包含了一個雙邊關稅協定,大明給予了英國輸華的工業品特別是機器裝置一定的稅收優惠。從而讓全世界唯一一個有可能威脅到大明的帝國主義,最大程度分享了大明工業化所帶來的利益。
在安撫住了英國之後,大明的橡膠、絲綢、棕櫚油、黃連、桐油、豬鬃等大宗出口商品就能放心大膽的輸出到歐美國家去繼續攫取順差了。所以現在大明國內的資金面相當寬鬆,幾百年貿易順差的老底子還在,新的資金流入又開始了。根據滙豐銀行的估計,現在沉澱在中國國內的黃金、白銀,包括已經鑄造成金幣銀元的金銀在內,起碼價值35億銀元!
因此,資金是根本不缺的。而且在銀行業和錢莊業發展起來以後,沉澱的資金開始被大量吸收進了金融體系。結果造成了中國金融體系資金過剩,利率不斷走低。也給大明證券市場的開啟,創造了有利條件。
朱濟世點點頭,說道“既然有人要,那回頭朕會安排發行一些的,不過證券市場的各種章程制度必須先擬定好了。
朕先提幾條,一是銀行、錢莊代理股票和債券買賣需要嚴格管理,自持股票數量需設上限。原則上不超過資本金的50%;二是需要成立一個獨立監管機構,負責調查上市公司的賬目和監管股票、債券買賣;三是建立上市公司重大事務披露制度;四是上市公司需要按時定期披露財務報表,並且分配股息紅利。”
斯克佩爾。威廉有些訝異地看著朱濟世,這個時代各國股票市場都很不規範。根本沒有什麼監管,連他這個銀行家一時都說不出那麼多監管的辦法來,朱濟世居然能想出那麼多門道,看來琢磨這個證券市場也不是一兩天了。
在坐的